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体自我(physical self)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因素,近年来已成为心理学研究中十分令人注目的研究热点.以往有的研究从运动心理学角度,探讨了身体自我与体育教育、运动锻炼之间的关系;有的研究从健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身体自我与身体合适性的关系,受伤和疾病后的康复等;有的研究从临床心理与咨询心理的角度,探讨了身体意象障碍、身体意象与抑郁、饮食混乱和节食等;有的研究从心理测量的角度,探讨了身体自我的多维结构、测量工具;还有的研究从发展心理角度,探讨了不同年龄青海年身体自我发展的特点、性别差异.但迄今为止,未见到青少年身体自我与健全人格养成角度进行的研究.该研究从身体自我与健全人格的关系切入,把身体自我作为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个体健全人格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在编制三个测量工具的基础上,从正面的和负面的、现实的和理想的、阈上的阈下的不同方面,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分析等统计技术,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身体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运用认知加工偏好、启动效应和内隐联想测验实验设计等方法,研究了负面身体认知图式,揭示了负面身体自我的认知加工机制,提出了积极的身体自我观是健全人格发展的基础、负面身体自我图式指导负面身体自我者的认知加工等重要观点.它不仅有助于深化身体自我的研究,丰富自我心理学的理论,而且为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照,对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并且将该模型运用于实践,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招聘、选拨、培训、绩效考评、职称评定等提供参考。本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语文教育直接指向“人”的造就,不仅担负着语文外显知识传递的任务,如语言智能、语法知识、表达方式、应试技巧等;还担负着内隐认知中缄默知识传递的使命,如“三观”的培育、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