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9月《义务教育法》修改后,真正意义上普及了义务教育,解决了教育机会平等问题。由此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一个新时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时期。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根本所在。在这个新的时期,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正愈益受到政府、学界与家长热切的关注。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众多学者、研究人员主要从教育经费、教师队伍结构失衡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的建议也与之问题相对应,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家在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各项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核心因素是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
从农村教师素质偏低的视角看,调动一切外部力量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是必要的,但是这支援力量由外向内改变并塑造教师素质,其功能是有限的。
本研究以河北省L县为个案研究。首先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在借鉴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找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即:通过调查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探究出教师素质中一些能直接影响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控因素,并尝试找到一些能提升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师素质的相应策略,包括提升素质的外部客观条件、内部主观能动反应。只有外部刺激与内部自主、能动作用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其次,选取河北省L县360位教师,34位校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从教师队伍基本概况、校长素质、教师素质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教师素质现状。
再次,现状分析基础之上,指出了校长、教师素质偏低形成原因。
最后,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富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校长、教师素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