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板介质下用超声波实现能量与信号的同步传输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hjo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因其供电的灵活性受到普遍关注。现阶段已较为成熟的电磁感应耦合和电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均以电磁场作为传递的媒介,遇到金属障碍物时,能量传输将会减弱甚至阻断。用超声耦合无线电能传输(Ultrasonic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UCWPT)技术为密闭金属容器内用电设备供电时可避免上述问题。目前受到重点关注的是能量传输功率与效率的提升,但对负载的用电情况关注不够,因此能量与信号的同步传输方式,可在传输能量的同时将设备接收到的用电情况用信号的方式从密闭容器内部传递出来,增加供电的灵活性并提高电能质量。这也将是今后研究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一个热点方向。阐述了UCWPT技术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现状,对金属介质的UCWPT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利用机电类比原理建立了功率型压电换能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能量收、发侧换能器在谐振和非谐振状态时,UCWPT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和传递函数。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声波实现能量与信号反向同步传输的方法,利用负载电压信号与三角波信号比较得到PWM波,负载电压的变化体现在PWM波占空比的变化,该PWM波用于驱动实现信号传递的换能器,接收到的电压均方根值与负载电压幅值成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对PWM波进行傅里叶分解,从波的组成的角度对信号的传递做简要分析。为实现能量与信号的同步传输,根据换能器参数、负载接收能力等系统要求,设计了用超声波方式实现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的电路,主要包括驱动电源、高速比较电路、驱动电路以及信号检测电路。对影响能量传输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发现电源直流侧电压幅值、电源输出频率以及金属板厚度均对系统的传输能力产生影响。功率型压电换能器频带窄,当电源输出频率为换能器最佳工作频率时,系统传输能力最佳,并得到传输功率与效率随电源直流侧幅值的变化关系。此外,从波长的角度对金属板厚度对系统传输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对能量与信号的同步传输进行了实验,完成了能量与信号同向、反向的传输。信号传递方向与能量传送方向相同时,用LED负载的明暗变化反映出信号的强弱。信号传递方向与能量传送方向相反时,信号接收侧接收到的电压均方根值与负载电压信号成线性关系,实现了信号从密闭金属容器内部向外部的信号传送。
其他文献
D-A型共轭聚合物是一类理想的应用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具有多样的分子设计、易于调控的能级、可大面积溶液成膜等优点,获得广泛的关注。异靛蓝及其衍生物
以白芝麻为主要原料,进行芝麻糕生产工艺研究。利用感官评定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的方法对芝麻糕进行评价,采用正交实验对芝麻糕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在芝麻、糯米粉和香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管理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各热力企业也着重实现热网运行调度完全自动化和开发优质的电子智能服务平台,利用电子计算机去完成对供热设备的最优化调控,为居民带
前言 在我国,肝细胞性肝癌是恶性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目前,关于肝细胞癌的确切病因学尚不清楚,现在对于E2f转录因子及B
目前,随着我国污染治理工作的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在我国环境污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本论文针对农业面源产生的径流污染,构建了 4种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FW)室外模拟装置:土壤基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CW1),秸秆-土壤基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CW2),给水污泥-活性污泥-秸秆-土壤基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CW3),给水污泥-消化污泥-秸秆-土壤基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CW4)。研究了其处理模拟废水的运行特征,对
本稿从空间色彩的角度出发,通过老年人与青年人的色彩识别比较实验,对老年人的色彩识别度进行考察,以发现适合老年人识别的色彩配置,从而在空间环境设计中能够采用相对于老年
<正>最近一段时间,代表着关东画派最高艺术成就的系列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陆续举办,为我们展现了关东画派的独特性格和恢弘气势,以及浓烈淳厚的地域特征。关东画派具有的学
脑膜瘤是常见的脑肿瘤,约占原发性脑肿瘤的20%,仅次于胶质瘤。根据WHO关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标准,脑膜瘤分为良性(Ⅰ级),不典型增生(Ⅱ级),间变型(恶性)(Ⅲ级)。脑膜瘤大多为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因其具有无需接触即可传输电能的特性,而且具有灵活、安全、可靠等传统有线电能传输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磁场的近场耦合实现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之一。本文以工业电子、植入式医疗电子、智能家居为应用背景,以提高无线电能传输效率为主要目标,开展了一对一系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