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下后壁导联QRS波终末变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判别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6432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探讨心电图下后壁导联QRS波终末变形能否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梗死相关动脉的判定标准。  方法:  1、研究对象与分组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入选5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右冠状动脉(RCA)闭塞(RCA闭塞组)29例、左回旋支(LCX)闭塞(LCX闭塞组)28例。  2、方法  分析患者胸痛发作12小时内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的标准:由两人(不知道心电图结果)检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电图标准:由两人(不知道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检测心电图变化。QRS波的终末变形的定义:在ST段抬高、T波尚直立的基础上,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出现以下特点之一:A以Q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J点上移>1/2R波;B原为Rs波型者s波消失。  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RCA闭塞组Ⅱ、Ⅲ、aVF导联QRS波终末变形的发生率44.8%(13/29),LCX闭塞组的发生率为39.3%(11/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A闭塞组V3R~V5R导联QRS波终末变形的发生率17.2%(5/29),LCX闭塞组的发生率7.1%(2/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A闭塞组V7~V9导联QRS波终末变形的发生率6.9%(2/29),低于LCX闭塞组的发生率53.6%(15/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7~V9导联QRS波终末变形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梗死相关动脉为LCX的判定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3.6%、93.1%、88.2%、67.5%。V7~V9导联QRS波终末变形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梗死相关动脉为LCX的曲线下面积为0.733(95%CI0.599~0.868)。  结论:  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时患者心电图V7~V9导联QRS波终末变形可作为判断其梗死相关动脉为回旋支(LCX)的特异性指标。  2、心电图V7~V9导联QRS波终末变形判定LCX闭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既往研究证实的STⅡ↑>STⅢ↑,∑STⅤ1~Ⅴ3↓/∑STⅡ、Ⅲ、aVF↑>1判断LCX闭塞的预测价值相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IL-37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H/R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L-37 mRNA和蛋白在不同极化类型的
背景:葡萄膜炎在临床上是常见的多发致盲性眼部疾病,主要由感染和自身免疫异常所致,发病病程长,难治易复发。长期反复持续的炎症可导致患者的视力产生不可逆且永久性的损害。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263例接受圆锥动脉干畸形—期手术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合并遗传性综合征型及合并拷贝数变异对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期根治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消化系肿瘤中,胰腺癌因其独有的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胰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在美国,其死亡率居于恶性肿瘤第4位,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胰腺癌因起病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
目的:最新研究报道HATCH评分是阵发性心房颤动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的预测指标之一,基于其能够反映房颤的维持基质,本实验旨在评价HATCH评分对心房颤动同步直流电复律术后复发的预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SD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的预防作用。   方法: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空白三组,每组8
目的:观察OPCAB术后24h内H-FABP、IMA的变化规律,探讨H-FABP、IMA在OPCAB围术期心肌梗死(PMI)早期诊断的价值,为临床对OPCAB围术期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选取1
第一部分、BMP-9通过BMP信号通路诱导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   目的: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成体间质干细胞,它具有很强的自我更
目的:探讨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尿酸对hBMSCs的成骨能力以及尿酸对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骨髓
目的:探讨壮骨颗粒对动物模型骨折断端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分泌与骨痂形成的作用。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成两组,每组雌雄各半。建立兔左前肢桡骨骨折模型,给予壮骨颗粒灌胃治疗,分别在第1、2、4、8周进行骨切片骨痂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痂组织HIF-1α阳性细胞及X线片外骨痂和骨折线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壮骨颗粒组和对照组骨折断端局部HIF-1α细胞阳性强度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