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近代现存会馆建筑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d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口岸城市,先后沦为德国及日本的殖民地,其城市风貌与建筑特征深受当时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会馆建筑作为各地同乡在青岛口岸的聚会之所,地位重要,其建筑形制及样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论文以青岛近代现存的四个会馆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测绘,结合历史文献及档案资料,对青岛会馆建筑的历史沿革、四大会馆建筑的群体规划及单体建筑设计特征等方面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三江会馆和广东会馆为例提出了保护与更新的设计方案,希望能为今后中山路历史街区的改造与更新提供理论支撑与建议。
其他文献
通过历史来研究室内设计及其发展和变化对于探讨过去以及现代的居住生活都是很有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是按照时间的线索,表达20世纪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况。相关的领
学位
该文把无空调中庭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建筑中庭热环境的因素,如中庭的体形、温室效应、围护结构的绝热、通风、朝向、遮阳措施、室内景观和地热的利用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分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讲述了光的概念、作用、性质以及被人们忽略了的光在更深层次的含义.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该文的重点章节,第二章着重分析光对于建筑空间的作用,第三章在大量
城市街道边界是处于城市建成环境(BuiltEnvironment)和自然环境(NaturalEnvironment)当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关键部位,是城市空间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城市特定
本文深刻地阐述雕塑性表象的涵义,并分析了它的客观性与形变性。雕塑性表象参与建筑创作形象思维过程,使建筑形成雕塑性表象美与表意美,雕塑性表象美没有明确的情感指向,强调建筑
该论文以"膜结构建筑及其应用设计"作为研旯对象,一方面通过对膜结构建筑的概念、起源、发展、特性、以及所用材料、常见的连接构造、设计建造方法及其各种不同类型膜结构建
在当前城市建设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过程中,城市设计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并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点.但是,良好的城市设计运作,不仅要有成熟的理论指导,更要具备用以操作的实施成
我国老龄化的趋势逐步加快,如何解决众多老年人的居住问题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老年公寓作为一种新型的老年居住模式,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发展,而在我国尚处于开始的阶段。目
学位
自改革和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许多城市的空间发生了结构性变革.对此的研究涉及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的研究是其中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