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管理体系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wdw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捕捞强度居高不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捕捞生产效益下降、渔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严峻形势,为有效保护和积极恢复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我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负责任渔业守则》的要求,我国实施一系列的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措施。比如,通过建立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措施,对重要水生生物资源实行重点保护;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增殖放流手段,积极主动恢复渔业资源,改变渔业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渔民致富创造新的途径和空间等。尤其,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对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在综合分析目前所正式发表的相关的研究论文及工作报告的基础上,通过访问一些专家、教授、学者,通过实地调研江苏省、福建省的部分渔村,走访沿海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参观保护区管理机构,直接参与中华鲟长江口放流活动等,了解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的管理现状和公众参与程度;文中以案例比较分析的方法归纳出目前增殖放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解决方案;从而在《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2006)框架内,对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点在于分析讨论了“公众参与”原则在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中的立法实践、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最终提出:在充分发挥政府保护公共资源的主导作用下,建立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管理体系。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动员和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列入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和日常性工作来抓。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不断完善以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管理体系。财政、发展改革、科技等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落实,切实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相关工作,环保、海洋、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加强水域污染控制、生念环境保护等工作。 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各级财政要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整合有关生物资源养护经费,统筹使用。同时,要积极改革和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投入、银行贷款、企业资金、个人捐助、国外投资、国际援助等多元化投入机制,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水生生物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害谁修复”的原则,开发利用者应依法交纳资源增殖保护费用,专项用于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对资源及生念造成损害的,应进行赔偿或补偿,并采取必要的修复措施。 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共同努力。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及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生念文明的发展观、道德观、价值观,增强国民生态保护意识,提高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发挥各类水生生物自然保护机构、水族展示与科研教育单位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广泛普及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知识,提高社会各界的认知程度,增进人们对水生生物的关注和关爱,倡导健康文明的饮食观念,为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方面的科研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现有科研教学资源,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对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大力推广相关适用技术。加强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对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监测。建立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扩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有关国际组织、外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等在人员、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建立广泛的联系和沟通。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保护管理经验,拓宽视野,创新理念,把握趋势,不断提升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
其他文献
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对我国沿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渤海的黄骅(HH)、潍坊(WF),黄海的青岛(QD)、连云港(LY),东海的象山(XS)、莆田(PT),南海的南澳
目的:以二甲基亚砜为冷冻保护剂,研究马氏珠母贝、近江牡蛎胚胎冷冻的条件,并利用已有的马氏珠母贝精子冷冻程序,对菲律宾蛤仔、环沟格特蛤和巴非蛤的精子进行冷冻保存。本研究的
柔鱼是北太平洋重要的经济种类,其中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的冬春生群体是我国鱿钓船队的主要捕捞对象,该柔鱼资源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北太平洋
浙江沿海越冬大黄鱼年年有冻死,为了探索大黄鱼应对低温环境时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本实验模拟了大黄鱼越冬季节养殖环境,对大黄鱼进行室内低温协迫实验,运用 cDNA末端快速扩增(ra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珍珠生产国,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近年来海水珍珠产量稳定在20-25吨之间。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是我国珍珠生产主要用贝。珍珠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