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ophe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业发展一方面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任重道远,导致绿色农产品供应不充分。另一方面,随着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发展绿色农业,扩大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本研究构建了农户绿色农产品生产决策模型来解释中国绿色农产品为什么生产不足及影响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关键性因素。为中国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由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决策模型和影响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因素的计量分析等三部分构成。首先,从生产数量、生产结构、生产的地区差异、生产贡献度等视角分析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情况。并与发达国家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存在着绿色农产品生产不足、认证和监管亟待完善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备的问题。其次,构建农户绿色农产品生产决策模型。考虑到中国农业属于小农户经营,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从相对利润视角和绝对利润视角阐述了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不足的原因,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影响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政府补贴、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农业技术水平能够促进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假说。最后,利用2008-2017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OLS模型,实证检验影响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关键因素。得出政府补贴、科技投入、机械化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对扩大中国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有积极影响。此外,补充探讨了绿色农产品价格、市场质量信息传递、生产者风险态度等因素对中国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的影响。
  本研究共提出了创新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补贴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提升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等五个方面的建议。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基于农户绿色农产品生产决策模型理论分析影响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因素,在消费者行为对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影响方面尚需要未来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现阶段的收入水平成为过去的几十倍,社会福利也获得了极大的改善,贫困水平不断地下降,但是要完全消除贫困还有一段距离。河北省有着连片贫困地区,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贫困现象,虽然减贫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是由于贫困人口覆盖面广、政策传导不利等问题的存在,扶贫工作进一步推进存在阻碍。正是因为金融发展对于减少贫困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在河北省面对2020年现有
学位
2014年国家正式提出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我国一项重大发展战略。然而,五年来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与京、津两地的差距却越来越大。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金融的大力支持,金融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上。在买方市场中,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供给,而居民家庭作为金融需求主体的地位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认为,探索京津冀三地金融服务供求差异,了解河北
学位
自2001年中国实施半强制分红政策以来,A股市场现金分红企业数量和分红总额都有显著增加,分红市场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半强制分红政策却一直遭到学界和业界的诟病。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分别采用CAPM和F-F三因子模型实证研究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基于实证结果分析半强制分红政策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效应;其次考虑到存在企业投资者和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可能在股利政策决策中倾向
学位
随着国际间贸易交流日益紧密,各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度也日益提升,同时,《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提出,显示出我国想要转变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决心。本文研究了外国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梳理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产品质量的概念及相关文献,并利用需求反推法测量出我国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这对认识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现状并提高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了知识产权
学位
随着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的深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两产业转型的一大方向,并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在地理上也逐渐表现出典型的空间集聚特征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经济增长尚未摆脱对化石能源的消耗,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目标成为产业发展中难以协调的一大重点,因此,在如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愈发强劲的同
政策指导与规划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衷也是希望可以激励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形成全球竞争力。为提升研发效率,我国在产业政策方面相继设立了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火炬计划、“973”计划等项目,资助方式包括直接补贴资助、直接税收优惠、间接税收优惠等,这些虽在短期内提升了战略新兴产业的规模,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未能实现国家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新时代下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不断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目前河南省在多个国家战略叠加的发展机遇和大背景下,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必由之路,需要将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制度改革作为着力点,勇攀科技创新高峰,不断构筑区域创新高地和提高区域
学位
在互联网4.0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蓬勃兴起,跨境电子商务正迅速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要素,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不再通过数不清地受到地域局限的中介环节,而是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直接交易,从而在打破地理区域限制的同时加强了不同区域之间生产商的竞争。跨境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帮助消费者在国际市场上购物,并成为“全球消费者”,能帮助个人和企业更便捷地向国际客户介绍和交付其产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人口数量逐年递增,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追求“量”升级为“质”和“量”两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大,中国农产品贸易方向也逐渐转至农业资源丰富的南美地区,因此,分析中国与南美主要的十个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影响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和发展潜力,为进一步激发双边贸易发展空间提供支撑。  首先,通过2001-2018年间中国与南美国家农产品
学位
21世纪,随着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的发展成熟,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渗透入各行各业。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开辟出崭新局面,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应运而生。农产品作为中国传统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受到互联网的影响。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体的形成,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构造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了中国同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中国出口沿线国家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