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PLS BGP/VPN技术成本低廉、组网灵活、便于实现流量工程、安全性较高,且可以达到二层VPN的安全性。其基本原理是通过CE-PE(Customer Edge-Provider Edge)运行动态或静态路南协议,在PE端将学到的路由分发到多协议BGP MP-BGP(Multi-Protocol BGP)中;MP-BGP的路由表有多个:一个全局路由表和多个VPN虚拟路由转发表VRF(Virtual Route Forwarding),MP-BGP根据CE绑定的VRF,将本地VPN路由和从对端邻居PE学到的VPN路由放到对应的VRF中,路由更新信息比BGP协议多加标签字段以融合MPLs、多加路由区分符RD(Route Distinguisher)以支持重叠路由、路由目标RT(Route Target)以实现导入导出策略;最后PE将路由更新发送至其他的VPN站点中。
MPLS BGP/VPN路由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都在于MP-BGP多个VRF的隔离性,一旦配置错误,就会引起路由的泄漏,无论是客户还是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都很难察觉,这样,安全风险很大,因而,配置错误引起的安全风险将是BGP MPLS/VPN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RFC草案(Layer-3 VPN Import/Export Verification)对于上述配置错误引起的安全风险,提出了增加PE-PE认证和CE-CE认证的方法。本论文主要是针对PE-PE认证。RFC中的PE认证方案为:PE的MP-BGP更新包中增加一个RD认证签名,对方PE除了根据其他过滤条件判断是否接收路由,还要根据RD签名来判断是否接收。由于PE分配给客户的密钥是唯一的,因此,通过此种方法可以避免配置引起的错误。本论文使用zebra-0.95a开源路由软件实现MPLS BGP/VPN的控制层,并在此基础上修改BGP源代码来实现PE的认证,即用一个可由VPN密钥和RD唯一决定、本身可以代表VPN的字段来携带随机数(tag字段)实现认证。最后,实现了对比实验及其分析,结果表明:PE间增加认证确实可以避免配置错误引起的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