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广大民众生活水平的优化,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更为严苛,但是世界能源的紧张﹑环境的污染限制了这方面的需求。建筑作为对环境和能源有着重要影响的行业,在相关方面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讨:怎样建造符合人们生活舒适度需求的低能耗的建筑。德国被动房作为超低能耗建筑领域较的成熟的体系,得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推广并成为了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来说,虽然被动房在新建建筑中得到了实践并被证明节能效果显著。但是针对国内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如何利用先进的被动房技术对旧城改造中既有建筑特别是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既可以满足人民对室内舒适度的要求,又能减少能源在提升室内舒适度情况下的消耗,还可以保留出建筑历史风貌,三者兼得。本文结合南昌绳金塔街区中保留的历史建筑来研究被动房技术改造前后的节能效果。首先,作者对国内外建筑节能改造与被动房技术的发展做了梳理。德国被动房所倡导的高保温性能,高气密性,无热桥,高效的热回收和能源回收新风系统等技术逐渐成为世界被动房建筑的通则。但由于中国与德国气候特征,建筑及能耗特点,居民生活习惯等不同,被动式技术的应用需要因地制宜。其次,作者对南昌绳金塔街区历史建筑的现状调研包括气候特征,建筑现况,建筑风格及其热工特性,提出了历史建筑改造目标﹑改造策略及其软件模拟方法。最后,对绳金塔街区的历史建筑群的代表性建筑进行针对性改造,并且使用PHPP软件对改造前后进行能耗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绳金塔街的历史建筑完全可以采取被动房改造技术,并结合历史建筑特点进行节能改造,能产生明显的节能效果,对南昌,乃至全国的旧城改造中历史建筑的节能保护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