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的理解和认定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e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也在快速发展,而与此同时,我国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在逐年逐年的增加。据不完全的统计,我国在2014年内的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达到了34292,34人,比起2013年31604,3人、2012年30222,5人、2011年29618人,死亡人数呈逐年小幅度的上升趋势1。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的频发发生,对社会的危害性明显增大,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危险因素。交通肇事本身就已是十分令人痛惜的了,而交通肇事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则更是为社会良知和法律所不能容忍的。关于交通肇事的逃逸行为,我国刑法从1979年的刑法并无专门规定到1997年刑法中增加加入了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刑——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再到2000年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更进一步的细化规范了交通肇事罪的定罪以及量刑。该解释出台以来,对我国处理交通肇事罪的司法实践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但是,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进步的,目前在司法实践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以及在刑法理论界中对于交通肇事的逃逸行为的理解和认定存在一定问题和争议。本文一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案由。李某某的交通肇事案。第二部分,基本案情。简要介绍了李某某交通肇事案的案件事实。第三部分,争议及分歧意见。本案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在肇事后及时抢救伤者并将伤者送往医院治疗,但事后因害怕承担责任而逃跑,是否属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针对此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就认为李某某的行为是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李某某的行为应属交通肇事的逃逸。第四部分,法理分析。以我国自建国以来针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规制为据,对交通肇事的逃逸行为的理解及认定问题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本案结论及启示。对本案的案情进行分析和认定,并陈述通过对本案的分析所受到的启示。
其他文献
本课题是在数字技术大量应用于影像作品的背景下,从超现实主义摄影的视觉角度入手,全面地深入研究虚拟技术在超现实主义摄影作品中的应用方式、形式表现,以及主观情感表达方式。
互联网已经渗入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网络犯罪、网络窃密等问题频繁发生,给社会和国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公众
当钻遇泥岩地层时,井壁失稳问题就会出现。本文主要通过室内实验和理论模拟等手段对硬脆性泥岩水化及其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进行评价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钻井工程
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具有其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接受范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
贫困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进行扶贫工作,解决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政府的一个重要难题。我国是一个贫困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农业扶贫工作一直被政
詹姆斯·希尔顿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危机和混乱的社会秩序为背景,创造了他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借以表达他对当时西方文明的不满和担忧。他将西方文明成功地融入到了中
在我国,探讨亲子关系诉讼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基础制度的支撑,婚生推定制度的缺失导致原本极为重要的亲子关系诉讼几乎成为民事诉讼研究的空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电介质薄膜具有优良的力学、电学、热学等性能,在变频电机、电气绝缘、燃料电池、质子导电膜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蒙脱土(M
海关作为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它肩负着国家赋予的监管、征税、打私、统计等神圣的职责。它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推动者、维护者,义不容
本研究应用针刀联合臭氧和玻璃酸钠三联疗法治疗本病,与临床上针刀松解常规治疗手段并行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探讨三联方案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和优势,为治疗本病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