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视阈下的赫鲁晓夫外交战略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思想的视角下,对赫鲁晓夫的外交战略思想及外交实践进行研究。赫鲁晓夫作为社会主义阵营最强国领导人,其外交战略思想及外交政策给国际社会带来了重要影响,尽管其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存在诸多的不足,甚至给社会主义阵营和苏联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外交思想中不乏合理成分,即便今天,其思想中也有许多理念有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他的战略思想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战略思想的继承,也有他本人根据当时苏联所面临的内外形势做出的新思考。他的战略思想和外交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因美苏两国对抗而带来的紧张国际形势,也为苏联的国内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当然,多种因素使得他的外交理念与外交实践存在着矛盾之处,引起了诸多的批评。尽管赫鲁晓夫在外交实践中遭受了挫折,但不能否认的是其外交思想中合理的成分。本文意在从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视阈下,评述赫鲁晓夫外交战略思想的产生、变化及给苏联和世界带来的影响。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阐释了研究赫鲁晓夫战略思想的意义,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赫鲁晓夫国际战略理论和外交实践的研究现状,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和难点。  第二部分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国际战略思想。指出,他们均在自己的战略思想中论述了有关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和和平思想,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年代不同,面临的国际形势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他们的战略思想的立足点和侧重点也不同。  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赫鲁晓夫的外交战略思想。着重阐述其“三和”理念。  第四部分从赫鲁晓夫的外交实践方面加以论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并着重论述了苏美关系;二是苏联与东欧各国家的关系;最后是苏联与中国的关系。  第五部分对赫鲁晓夫的战略思想和外交实践进行评析以及通过赫鲁晓夫的战略思想外交实践的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其他文献
期刊
据应急管理部官方微信消息,10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陕西西安主持召开部分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各地区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
期刊
期刊
研究了植物激素、刻伤、放置方式等因子对广柑子叶和上胚轴切段离体再生的影响 ,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再生系统 .该系统的最佳条件是 :采用实生苗子叶和上胚轴茎段作为外植体 ,MS
期刊
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多年,走过了极其艰苦的探索和改革的历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难题接踵而至,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思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两大特点、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
期刊
一、问题产生  日前笔者教学中,遇到如下问题:  过双曲线x2-y22=1的右焦点F2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A, B两点,若|AB|=4,则这样的直线l有_______条。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一条的
中国近年来,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环境问题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于环境问题处理的得当与否,短期内将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