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冲突及其化解策略之探讨——以初中阶段学生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h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互动的状态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师生间的互动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分歧、冲突的一面。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师生间的冲突普遍存在。然而迄今为止,为数不少的教师尚未充分了解和正确把握师生冲突的特征及其成因,更缺乏积极探求化解师生冲突有效措施的意识,从而给师生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师生矛盾的激化。因此,探讨师生冲突,寻求化解策略,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关注初中阶段的师生冲突,这不仅因为师生冲突在初中阶段较为普遍,而且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师生冲突文献资料基础上,对初中师生冲突的现状进行了探索。研究选取四所初中学校作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法,考察了当前初中师生冲突的状况,分析了其特征与成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化解策略。 研究显示:1、在初中阶段,师生关系较为和谐,但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师生冲突。2、师生冲突以一般性冲突与隐性冲突的方式存在,且较多地表现为隐形冲突。3、引发师生冲突的原因很多,但是师生看待冲突原因的视点有差异。通常教师大都认为学生是引发师生冲突的主因;而学生则大都认为师生冲突的主因是老师不了解学生。显然师生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和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有关。4、师生冲突的特征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的,男生多于女生;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与学生发生冲突的科任教师比班主任稍多;年轻教师、中年教师比老教师更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师生之间的冲突大多发生在课内,其中少量的延伸至课外。5、相对于教师,初中生对师生冲突认识的差异性更大、更明显,这与每个初中学生具体背景情况不同相关,也和未成年人性格不成熟、认知能力有限相关。 研究表明:造成师生冲突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的视角,从社会、教师、学生、学校及家庭等方面进行师生冲突的成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化解师生冲突的若干策略思路。 本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言,介绍本文选题依据,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所要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师生冲突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形成本文研究课题的理论基础和建立实证研究架构的依据。 第三章:初中师生冲突现状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四所样本初中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从而揭示初中师生冲突的现状和特征。 第四章:初中师生冲突成因分析:从多学科的视角,并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等各个不同层面出发,全面深入探讨师生冲突的成因和特征。 第五章:依据前文有关研究,在理性认识师生冲突基础上,结合教育实践,提出化解师生冲突的若干策略思考。
其他文献
学位
北京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贯彻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运动成绩的提高和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为前提。2009年
学位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教育部积极探索适应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新体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无论是发展高效农业,还是引导农
本研究以行动研究的方法,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搜集资料,在查阅文献和问题诊断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利用学习故事评价幼儿园建构游戏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框架,解决一线
为切实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我国从2011年起开始实施“幼儿园教师国家家培训”计划。在此背景下,院校以其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学科优势,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