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互动的状态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师生间的互动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分歧、冲突的一面。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师生间的冲突普遍存在。然而迄今为止,为数不少的教师尚未充分了解和正确把握师生冲突的特征及其成因,更缺乏积极探求化解师生冲突有效措施的意识,从而给师生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师生矛盾的激化。因此,探讨师生冲突,寻求化解策略,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关注初中阶段的师生冲突,这不仅因为师生冲突在初中阶段较为普遍,而且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师生冲突文献资料基础上,对初中师生冲突的现状进行了探索。研究选取四所初中学校作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法,考察了当前初中师生冲突的状况,分析了其特征与成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化解策略。
研究显示:1、在初中阶段,师生关系较为和谐,但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师生冲突。2、师生冲突以一般性冲突与隐性冲突的方式存在,且较多地表现为隐形冲突。3、引发师生冲突的原因很多,但是师生看待冲突原因的视点有差异。通常教师大都认为学生是引发师生冲突的主因;而学生则大都认为师生冲突的主因是老师不了解学生。显然师生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和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有关。4、师生冲突的特征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的,男生多于女生;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与学生发生冲突的科任教师比班主任稍多;年轻教师、中年教师比老教师更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师生之间的冲突大多发生在课内,其中少量的延伸至课外。5、相对于教师,初中生对师生冲突认识的差异性更大、更明显,这与每个初中学生具体背景情况不同相关,也和未成年人性格不成熟、认知能力有限相关。
研究表明:造成师生冲突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的视角,从社会、教师、学生、学校及家庭等方面进行师生冲突的成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化解师生冲突的若干策略思路。
本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言,介绍本文选题依据,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所要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师生冲突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形成本文研究课题的理论基础和建立实证研究架构的依据。
第三章:初中师生冲突现状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四所样本初中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从而揭示初中师生冲突的现状和特征。
第四章:初中师生冲突成因分析:从多学科的视角,并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等各个不同层面出发,全面深入探讨师生冲突的成因和特征。
第五章:依据前文有关研究,在理性认识师生冲突基础上,结合教育实践,提出化解师生冲突的若干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