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磁共振增强与病理相关性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已成为城市妇女占首位的恶性肿瘤。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其中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发现和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造影剂的应用、表面线圈技术和成像方法的发展。磁共振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检查、诊断方法。增强MRI检查为我们对于乳腺肿块的诊断提供了高敏感性的方法,但其特异性差别很大。目前对增强后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缘特点及其强化模式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于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索,为提高MRI诊断的特异性提供线索。 实验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对以乳腺肿块就诊、临床可疑恶性的26例女性患者进行MRI增强检查,结果全部经临床和病理证实。 2.磁共振扫描方法: 仪器设备:GE公司2.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乳腺专用表面线圈 造影剂:Gd-DTPA(马根维显)和磁显葡胺 检查方法:俯卧位,双乳置于线圈内,行双侧乳腺轴位、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T2加权平扫。患乳轴位或矢状位增强扫描,按0.1mmol/kg的剂量静脉团注Gd-DTPA(马根维显)或磁显葡胺,分别于注药即刻、2分钟、4分钟、6分钟扫描,并将所得图像分别与增强前相应扫描体位图像进行配对减影。 3.病理加片获得: 病理组织取材部位尽可能与MR扫描方向一致,将标本经10%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进行连续切片,层厚6微米。 4.资料分析方法: *)增强MRI影像特点分析 观察分析病变在n只盯、hv可以及增强前后的信号、形态变化特点以及强化特点及强化模式。 p)病理、影像对照分析 两名病理科专家双育读片,确定病理诊断,分析增强磁共振结构特征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 实验结果 1.一般结果 以乳腺肿块就诊、临床可疑恶性的26例女性患者,全部经临床、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15例K8%X恶性病变11例K2%人脓肿 5例,囊肿 1例,纤维腺瘤 4例,增生 5例,术后癫痕互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导管原位癌1例。 2.增强磁共振前瞻性诊断结果 对纤维腺瘤的诊断准确率为75%,增生为60%,短痕未检出,脓肿、囊肿则为100%;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为100%,导管原位癌未检出。 3.动态增强MRI表现 11例恶性病变中8例浸润性导管癌先边缘强化,继而中心强化,病变强化均匀凋边可见毛刺。2例浸润性小叶癌边缘强化,中央略强化,边缘可见毛刺。l例导管原位癌形态不规则,分枝状强化。15例良性病变5例为乳腺炎伴脓肿,表现为环形强化,内壁不规则可见不均匀强化间隔。5例导管上皮增生轻度强化或无 ·二· 强化,4例纤维腺瘤轻度强化或无强化*例轻度强化伴未强化间 隔*例明显强化。二例单发囊肿呈环形强化,边界清晰。二例手 术摄痕未见强化。 4MRI强化特征与病理对照结果: 增强MRI中边缘呈分叶状及不规则强化者,癌组织向周围组 织浸润,血管、淋巴管受累,神经受累不明显,前者癌巢呈出芽状突 出。边缘呈毛刺状者镜下见癌组织向导管内、淋巴管内浸润形成 粗大毛刺。边缘光滑者病变边缘规整,少数可见部分不完整包膜。 中心呈均匀强化者病变结构均匀,未见局部坏死。不均匀者,内部 可见坏死粉染物质。本组资料中见1例未强化间隔,镜下见纤维 结缔组织间隔。 结 论 1.毛刺状边缘强化或不规则不均匀强化的肿块高度提示恶 性;分枝状强化高度提示导管原位癌;对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均匀 强化或无强化以及均匀强化伴未强化间隔强烈提示良性。 2.增强MRI动态强化特征对于乳腺肿块性病变的定性诊断 具有显著意义。 3.对于乳腺增生以及浸润性小叶癌、肿块特征不典型的乳腺 癌鉴别困难。需要增加样本量及经验积累。
其他文献
鉴于HER2/neu在部分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高表达,该受体是抗体治疗恶性肿瘤的理想靶点.国外从90年代初开始研究抗HER2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人源化改造以适用于人体.1998年,Gen
目的: 评估澳门特别行政区青少年脂溢性皮肤病的现患状况及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脂溢性皮肤病与消化道功能紊乱的关系。 方法: 于2001年9~10月对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内43所中学,以学校为单位编号后用抽签的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出7所中学,共选出4663名12~20岁的青少年。对其逐一检查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有关脂溢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及危险因素资料,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后以SPSS
【目的】  1. 研究Lmna基因敲除对小窝蛋白caveolin1表达的影响。  2. 探究laminA/C与caveolin1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3. 探索caveolin1对细胞增殖和衰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