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根系分解及腐殖化特征:林窗和径级效应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und7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窗是森林自然更新的主要途径,林窗的形成通常引起大量林木根系组织死亡,同时,林窗对光温水的再分配可能改变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进而改变林窗中根系分解过程。但迄今为止,关于根系分解特征对林窗的响应尚未引起重视。根系作为森林凋落物的重要组成,根系分解也是森林土壤C和养分的重要来源,关于根系分解的研究更多关注细根库,而对粗根分解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以川西亚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分解袋法,研究了川西两个优势针叶树种(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3个径级根系(0-2 mm,2-5 mm and 5-10 mm)质量损失、元素释放和腐殖化特征及其对林窗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根系质量残留率受树种、径级和采样时间的影响,3个径级根系损失均随径级增大而减小,且冬季显著促进了各径级根系质量的释放,冬季根系失重率占两年失重率的56.18%-80.45%。同时,林窗显著影响不同径级根系质量残留率,根系分解常数k值的范围为0.11-0.17。林窗显著增大了粗枝云杉2-5mm和岷江冷杉0-2 mm根系的分解常数,而减小了两个树种5-10 mm根系的分解常数。2.林窗和林下2个针叶树种3个径级根系碳氮磷含量均随时间而显著变化。两个针叶树种不同径级间碳浓度差异显著,但在不同树种间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分解两年后,0-2 mm根系碳浓度低于2-5 mm和5-10 mm根系。粗枝云杉和岷江冷杉3个径级根系氮浓度随分解进行逐渐增大,并在树种和径级间差异显著,即两年分解后根系氮浓度随径级增大而降低。根系磷浓度在不同树种和径级同样表现出显著差异,分解末期,根系磷浓度在不同径级之间总体表现为,0-2 mm>2-5 mm>5-10 mm。3.根系碳在分解过程中始终处于释放过程,林窗对根系碳残留率的影响不显著,林窗对根系碳残留率的影响因时间而异,即抑制中粗根(2-10 mm)第一年生长季碳释放。根系氮在经过第一年冬季快速释放,之后逐渐积累,林窗对3个径级根系氮释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长季。根系磷在分解过程中表现为释放-富集-释放的模式,林窗对两个树种根系磷释放率表现为促进作用。4.在两年分解过程中,根系腐殖质、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在树种、径级和时间上均呈显著差异。3个径级根系腐殖质含量均在冬季显著升高而在生长季有所下降,经两年分解后0-2 mm和2-5 mm根系腐殖质浓度显著高于5-10 mm。两个针叶树种根系胡敏酸含量在分解初期和末期较高,分解两年后,胡敏酸含量随径级增大而减小。粗枝云杉和岷江冷杉根系富里酸含量在第一年分解过程中逐渐减小而后逐渐升高直至第二年冬季,且不同径级间差异不显著。5.根系腐殖质累积均发生在冬季而在生长季表现为释放,林窗显著影响根系腐殖质累积量,主要体现再粗枝云杉0-2 mm根系分解后期,而对2-5 mm根系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在两年分解实验中,根系胡敏酸始终处于富集状态,林窗对胡敏酸累积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根系富里酸随分解进行总体表现为释放,且林窗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富里酸释放。此外,林窗对不同径级根系胡敏酸/富里酸比值的影响显著,林窗中根系胡敏酸/富里酸比郁闭林下大。两个树种根系在分解前期过程腐殖化度呈增长趋势,而在第二年生长季逐渐下降。综上所述,林窗通过改变土壤微环境,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川西亚高山森林根系分解、元素释放率及腐殖化特征。林窗能促进根系分解和腐殖化过程,但林窗效应与根系径级和分解时期密切相关;0-2 mm细根比粗根(2-5 mm和5-10 mm)分解更快,冬季分解及腐殖化比生长季节更为强烈。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节译报告,原文取自社科类出版物《恐怖主义在身边》第23页至第48页,作者是皮特.R.诺伊曼,于2018年3月出版发行。全书通过对欧洲恐怖主义现状的背景调查和研究,对恐
研究背景糖尿病患病群体的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病群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时间更早,预后更差。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相比,伴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其冠脉病变表现更加复杂,易损斑块发生率更高。稳定易损斑块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至关重要。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进展过程与多种细胞的凋亡有关。其中,研究表明,VSMCs凋亡可能是斑块破裂进而导致心血管病变的
目的:利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库,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ENND1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慢病毒转染试验在体外探讨DENND1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ENND1A对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活化情况,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收集22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
时下,“李国庆分居离婚案”、“福原爱夫妻分居”等新闻充斥耳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及“夫妻分居”,不再受传统“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所限制,引人深思。由此,笔者开始检索司法案例,从几个典型案例中发现夫妻分居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有许多问题依据现行法律难以解决,由此展开对“夫妻分居”深入的研究。夫妻分居制度,产生于中世纪,由于传统基督教的教义对于离婚是不允许的,为了解决夫妻婚姻破裂的客观现实情况问题,夫妻分居
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并且是目前世界主要致盲眼病之一,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为增殖期,伴随着新生血管形成,牵拉因素将导致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并最终造成不可逆的失明。就现在而言,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其原理为在解剖学上去除纤维血管膜带来的的牵拉效应,从而挽救患者的视力。为了寻找早期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靶点,从源头预防患者视力的大幅度下降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疾病的首位死因。为了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光学相干断层的影像技术(OCT)可以对心血管疾病精准判断,但是血管内OCT成像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根据现有采用CPU的串行方式处理导致数据处理时间长。因此,将CPU串行的运算算法移植到图像处理单元(GPU)中解决数据并行处理的问题,并且实现血管三维OCT的图像重构。本论文阐述GPU在CUDA软件体系中对GPU的和内核配置和线程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是中国最大的发展主体,农民发展是中国发展
两晋至南北朝,北方人口的到来,让胥浦农歌音乐吸收了北方豪爽的特点;宋、元、明时期南方人口的到来,使胥浦农歌又增加了苏南的细腻柔美。文化交融,文化变迁,胥浦农歌依然传唱田间,始终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胥浦人民文化认同的传递延续了胥浦农歌的发展,胥浦农歌在农耕社会、农耕生活中是农民劳作时的精神支撑,人们通过歌唱,唱出心中所思、所想、所知,描述生活、劳动、风俗,抒发情感,也是胥浦农歌的一种价值体现。人,
目的:评价宫颈鳞癌患者全子宫容积CT灌注图像特征和灌注参数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灌注参数对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短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43例在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宫颈鳞癌患者行治疗前全子宫容积CT灌注扫描,其中26例患者完成了盆腔MR动态增强扫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成像方式在不同方位上显示宫颈鳞癌病灶大小方面的差异。2名医师分别对灌注图像的宫颈鳞癌和正常宫体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发展,风光发电并网容量逐年上升,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对于并网后电网的影响也日益加大,严重时甚至影响到电网正常运行。因此,电网在整合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