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渚湖是浙江省第五大内陆湖,其植物资源丰富、景观多样,为长三角地区原生状态保持最完整的天然湿地之一。本文以下渚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应用植物资源调查、多样性测度分析、卫星遥感监测、层次分析和美景度评价等方法,以植物群落景观为研究单元,从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植物景观格局、景观质量评价等方面对植物景观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下渚湖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有维管植物123科295属390种,种总数占浙江省湿地维管植物的35.36%,比西溪湿地高15.32%。在植物科、属、种优势度排序上,均为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其中优势科有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唇形科、百合科、茜草科。(2)下渚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主要有芦苇群落、菰群落、香樟+苦楝—构树+桂花—美洲商陆+金银花群落、稗草群落、狗尾草+一年蓬群落、鼠麯草群落、荩草群落、槐叶萍群落、‘凤眼莲群落、细果野菱群落、再力花群落、莲+睡莲群落、水鳖群落、喜旱莲子草群落等14类,通过对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三个多样性测度的计算分析表明,下渚湖湿地植物群落整体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水平,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通过宏观遥感影像景观面积观测和植物生态、观赏、游览层次综合权重的湿地植物景观微观评价,下渚湖湿地在宏观景观格局上以乔灌丛植物自然景观与人工植物景观为主导,面积约占观测总面积的2/3;在微观景观质量上,I、II级植物景观比例达76.92%,比西溪湿地的72%略高,在整体湿地植物景观质量上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4)下渚湖湿地植物景观多样性保护应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减少人为活动干扰影响、加强湖体水体控制、水体连通孤立斑块等措施来确保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应逐步完善植物资源数据库建设、注重湿地植物群落生态稳定性维护、加强湿地植物景观原生态保护等;积极构建“实时数据监测——植物景观多样性数据比对——保护措施制定与实施——实时数据验证”湿地植物景观多样性保护机制.对下渚湖湿地植物景观多样性进行可持续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