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工业化迈进、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本世纪初的十年间,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迅速,并将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快速的向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农业剩余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城市工业不断聚集和壮大,城市人口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更具复杂性,表现出诸多的矛盾,其中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非均衡性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该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能否进一步迈向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变量,必须加以系统研究和正确应对。在这一系列问题中,像城市化长期滞后工业化是否是一个合理的现象;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与农村人口转移和城市化之间有什么内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后的农村“空心化”引起的农地撂荒,农业广种薄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复不足以及村庄规划无序、混乱等现状该如何解决;在城市化快速的推进过程中,各地城市发展之间是否保持了协调关系,是否遵循了资源禀赋规律而发展和保持优势产业;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是否得到了相关制度的保障和人文的关怀,等等这些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同时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本文从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对中国现在的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非均衡性问题进行了考察;在分析非均衡性形成机理后,利用数据和案例及调查报告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政策及建议。本文在行文上分为5个章节,各章节主要内容和观点简介如下0章是导论。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内容与思路,方法与重要名词做简明扼要的阐述必要的说明,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和可能存在的不足。第1章是相关文献综述及评价。在该部分本文从国内与国外两方面,对城市化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并结合经济学的非均衡理论和借鉴二元经济理论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部门非均衡发展模型来作为解释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非均衡性的基本框架。第2章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历史演变及其现象特征做一个简单的历史回顾。回顾历史从新中国成立时开始,因为与本文研究的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的非均衡性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从这时开始。但在在这章着重阐述的是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非均衡性在现阶段的重要表现。第3章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性形成机理的分析。该章在第1章构建的简单两部门理论模型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做了解释,认为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的非均衡性是由于存在外力作用的干预和制度设施不完善导致的城乡力量和区域力量不平衡发展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及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下的农村人口流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非均衡的教育发展对农村部门劳动力就业及社会流动性的影响;产业结构及其分布特点对于区域城市化的影响;国际贸易、城市化非均衡性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第4章是对第3章理论分析结论的实证检验部分。主要对中国城市化水平及速度是否合理进行了验证,结论是城市化滞后工业化;对城市化、国际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用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结论是中国的国际贸易和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短期来说有拉大的作用,长期来说有缩小的作用;搜集了大量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田野数据和调查报告,证实了中国农村的“空心化”问题;对于城市之间发展的非均衡性,选择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城市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城市化中的非市民人口的过度膨胀,选取了几个典型城市,通过考察常住人口、户籍人口、非户籍人口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时期的历史变化,发现非户籍人口变动趋势与常住人口的变动趋势具有一致性,户籍人口曲线极为平坦,说明外来人口市民化速度慢,非市民人口过度膨胀。第5章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非均衡性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经过第4章的实证检验后,本章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现在中国农村动力转移与城市进程存既存在在总量上的非均衡性,又存在结构上的非均衡性;二是走“均衡城市化道路”是中国今后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同时提出了应对当前城市化中非均衡性的政策选择:针对当前农村生产组织形式不适应人口转移后的农村现实情况、农村土地流转不畅等特点提出深化农村内部改革,促进农业生产率的快速提高;针对现在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地区间结构趋同突出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区域间优化;针对地方之间的无序、甚至竟次竞争提出要加强地方间的合作,防止地方间的恶性竞争;针对农民工在城市不能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提出是要完善城市功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针对教育资源在城乡和区域间的分布不均,造成农村人力资本的缺失,提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收入。在本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展望,指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均衡性与非均衡性的理论目前还不完善,其理论探索存在较大空间,需要所有关注该问题的人员共同参与才能使问题越来越清晰,应对策略越来越正确,城市化进程和结果越来越符合人类发展要求。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具有以下创新点。(1)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两部门理论模型从比较抽象的角度解释了城市化均衡和非均衡发展的路径轨迹,从自然演进的城市化和有外力干预下的城市化两种情况对比分析了城市化的不同结果。(2)分析视角上从中国经济发展特点、人口流动的配套设施和开放条件下的国际贸易三个维度来进行综合分析。由于本人理论水品的有限,有关数据的获得的限制,所获得数据的真实程度性影响使本文研究存在很多不足,如形成机理分析的严密性,实证检验部分的薄弱性等等都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联合益生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内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苓桂术甘汤联合培菲康)及对照组(
近年来,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枯竭的严峻挑战,低碳经济这一兼顾环境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低碳产业培育和低碳技术的开发和部署已经成为世界主要
恶意诉讼是当事人出于非法目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诉讼目的,夸大事实或者虚构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利用诉讼手段谋求非法利益或意图使相对人受到不法侵害的一种诉讼行为。恶意诉
西塔地区是沈阳市内、乃至我国最大的城市内朝鲜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研究如何保护并利用好这些优势,使西塔地区能够在今后顺利发展,无论在经济方面、物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跨国公司在竞争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来自于其自身的技术和资本等方面的优势,更来源于它在全球经营过程中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内部
我国的物业服务行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房地产业的热潮与社会分工的深化发展,物业服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开花——从东部沿海到内陆,从南方到北部,截至2。08年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常规MRI及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的常规MRI和1H-MRS表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市场,从各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来看,中国一二线城市从2009年起大规模建设公交道、轨道交通,以构建大公交网络。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公
青海必鲁特那仁地区平均海拔高度4 400 m以上,具有较好的遥感地质找矿前提。运用具宽幅红外中分辨率ETM+多光谱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了基础遥感影像图
随着近几年红外材料种类的增多,以及加工技术的改进,红外变焦系统无论从结构形式还是性能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而在越来越多的军事领域中可以见到红外变焦系统的身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