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我国近年来新兴起的热烟雾技术进行研究。为了方便,使用者大多选用柴油作为承载农药的溶剂,但其与农药相容性差,影响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热烟雾技术的热雾助剂,并对其安全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对喷出药液的均匀性进行检测。本文还研究了热烟雾法对温室病虫害的防治。研究结果如下:1.所研究的热雾助剂主要由热雾助剂溶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沉降剂组成。所选的热雾助剂溶剂为白油。乳化剂为A4(65%)B4(35%),确定的比例为16%。分散剂为C1,选择的用量为3.5%。选择的沉降剂为E3,比例为3%。2.本文对所研制的热雾助剂进行了表面张力、粘度和闪点的检测以及对植物安全性的评价。测得的热雾助剂的表面张力为35.56 mN/m,水的表面张力为77.91mN/m。测得热雾助剂粘度为21.2mPa·s,水的粘度为0mPa·s,。热雾助剂的闪点为97℃。在检测植物的安全性实验中,选择的植物为黄瓜和番茄,每种植物分别种植3个品种,分别在幼苗期,苗期,初花期和结果期用热烟雾机喷施所研制的热雾助剂,发现在幼苗期和苗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药害,而在初花期和结果期却相对安全。说明其对黄瓜和番茄的初花期和结果期是安全的。3.本文对热烟雾机喷水和喷热雾助剂的沉积量和雾滴粒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热烟雾机距喷口 5m处喷热雾助剂处理的沉积量为喷水处理的3.9倍。粒径检测中,热雾助剂处理的雾滴体积中径为9.76μm,喷水处理的雾滴体积中径为40.82μm。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热烟雾法喷施10%苯醚甲环唑WG防治温室黄瓜白粉病,有效成分用量为5.0、6.7和8.3g/667m2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4%、94.4%和97.9%,显著好于手动喷雾法在相同有效成分用量时的74.2%、78.4%和83.6%的防治效果。热烟雾法喷施25%吡虫啉WP防治温室番茄烟粉虱,当有效成分为4.0、6.0和8.0g/667m2时,7d后的防治效果为62.6%,67.1%和73.9%,好于手动喷雾法在相同有效成分用量的58.3%,62.4%和 65.0%。5.热烟雾法施药时苯醚甲环唑在黄瓜果实中的原始最大沉积量为0.0083mg/kg,远远低于UK/EC制定的苯醚甲环唑在黄瓜中最高残留量限值MRL(0.10mg/kg)。热烟雾法施药时吡虫啉防治番茄烟粉虱中,当有效成分为8g/亩时,热烟雾法原始沉积量为0.193mg/kg,低于国际上要求吡虫啉在水果上的最高残留限量值MRL为0.20mg/kg,试验结果说明热烟雾法防治黄瓜白粉病与番茄烟粉虱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