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的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诸多的优点,例如:能耗低、处理效率高、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条件易于控制、非选择性的降解有机污染物、无二次污染等。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具有无毒、化学性能稳定、氧化能力强、价格低、可以重复使用、消耗少等优点,使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潜在的高效性和经济性。然而由于TiO2的带隙能较大,只有在能量较大的紫外光照射下才能表现出光催化活性。此外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也较高,光量子产率较低,这些不利因素都使TiO2光催化技术在水处理的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 目前,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修饰的方法很多。金属离子掺杂是改善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而稀土离子所具有的特殊电子结构能有效地对TiO2进行表面改性。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非金属氮的掺杂可将TiO2吸收光谱范围扩大到可见光。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TiO2光催化剂及Pb、La、Fe离子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以紫外光降解甲基橙为模型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对所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差热-热重分析。分析了焙烧温度及掺杂浓度对改性TiO2粒子晶型结构、晶粒尺寸、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采用多弧离子镀制备掺氮TiO2薄膜,以O2和N2混合气体为反应气体,在玻璃基片上制备掺氮TiO2薄膜。探索了TiO2薄膜、掺氮TiO2薄膜的制备工艺和薄膜的相变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TiO2薄膜以及掺氮TiO2薄膜的晶体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TiO2薄膜与掺氮TiO2薄膜的光吸收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掺杂La、Fe和Pb的样品对甲基橙的降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掺杂可以使TiO2的光催化活性提高。Fe离子掺杂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为显著。Fe/Ti摩尔比为0.01%于500℃焙烧TiO2粒子光催化活性最好。溶胶凝胶制备的掺杂TiO2比负载法制备的TiO2在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工艺参数为:工作压强为5.32Pa、偏压为100V、靶基距离为170mm、工作电流为40A、镀膜时间为20分钟、N2气体流量为5sccm时,可制备出氮掺杂的TiO2薄膜。该薄膜与TiO2薄膜相比,光吸收限明显的红移,由385nm提高到480nm,带隙能由3.22ev变为2.58ev。经400℃加热后光吸收限可红移至500nm,带隙能变为2.48ev。掺氮TiO2薄膜的晶化温度是300℃以上,晶态TiO2比非晶态的光吸收性能要好。氮气流量、热处理工艺是影响薄膜光吸收性能的重要的工艺参数。氮掺杂TiO2薄膜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光吸收范围越广。
其他文献
小学作文教学没有系统的指导用教材,教师都是在教学中从发现问题出发开始摸索.本文即分析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围绕如何指导学生选材和作文的写法展开论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在初中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创新教学方法,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
本文以无机盐氧氯化锆为前驱物,制备氧化锆溶胶;然后分别与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反应,制成PVA/ZrO_2、PVB/ZrO_2有机—无机杂化高分子材料。 在氧化锆溶胶的制备当中,研究了H_2O_2的作用机理以及双氧水加入量、加热方式等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在PVB/ZrO_2杂化材料的制备中,运用IR技术、XRD、TGA等手段对此杂化材料进行
自八十年代以来,出于消除铬公害和保护环境的要求,镁铬砖开始逐步被淘汰。白云石砖、尖晶石砖和镁钙锆砖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新型水泥干法窑用的主要碱性耐火材料。白云石砖具有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中学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枯燥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激
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更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法上的改革创新,从
文章对渗透配气法制备的标准气体进行了定值研究,并使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法对定值结果进行了验证。讨论了定值的原理与方法,并根据定值结果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采用渗透配气法可制备出nmol/mol量级的苯标准物质,不确定度为6.4%。定值结果溯源链完整,不确定度来源明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