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期望传播的信号迭代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5333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质量、大容量、高速率已成为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如何提供高效可靠的信号传输和检测技术来实现上述优势,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热点之一。迭代检测是一种基于软输入软输出(Soft-Input Soft-Output,SISO)的接收端信号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编码、均衡等诸多信号处理领域,并取得可观的性能增益。从而本文旨在研究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端迭代检测的关键技术,并基于期望传播(Expectation Propagation,EP)算法进一步提供了迭代检测中低复杂度和高性能的优势。现对全文结构概括如下:第一章着重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经典传输技术,包括交织多址技术、新型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技术和迭代检测技术,并论述了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首先对单载波(Single Carrier,SC)空间调制系统中频域Turbo均衡迭代技术进行研究,详细探讨其收发机架构、技术特点和传统均衡算法。然后,基于空间调制的稀疏特性,首次将压缩感知中的期望传播算法应用到SC-SM系统中,并通过链路仿真验证,在多天线配置下,提出的基于期望传播的均衡算法与传统的均衡算法相比,在误码性能和算法复杂度之间实现了较好的平衡。第三章研究了交织多址系统中的多用户迭代检测技术。首先,评估对比了基于基本估计器和新型期望传播检测算法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随后,基于载波频率偏移(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期望传播的频偏补偿算法。链路仿真揭示了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弥补由于频偏带来的性能损失,显著改善系统性能。第四章研究了短波通信系统中基于单天线和多天线的迭代检测技术。首先,探讨了单天线系统下解调、解扰以及Turbo迭代检测模块之间互信息的联合处理方式;然后设计了多天线分布式下的互信息纵向联合检测方案,并提出了基于期望传播的空时均衡鲁棒接收机模型;最后,评估各种接收机方案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接收机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单天线独立处理模块的接收机方案,接收信噪比改善了约4dB,而相比于传统的两路判决方案,接收信噪比改善了约2.5dB,且实现复杂度更低。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概括,并进一步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使频谱利用率翻倍,可以有效缓解测控系统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但也面临着自身发射信号对有用信号产生强自干扰的挑战。针对航天测控场景,自干扰信道呈现稀疏多径分布的特点,本文研究一种自适应的数字自干扰抑制技术。第一,提出了一种自干扰信道重构的方法。由于自干扰信道的多径分布未知,论文采用变换域的思想,将平滑的方法与最小二乘信道估计算法相结合来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得到信道的时域冲激响应,确
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令无线设备、应用程序和各类服务的数量得到了飞速增长。虽然5G的物理层技术通常能够适应无线环境随时间空间的变化,但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本质上是随机的,环境中存在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由于无线电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不可控的相互作用,接收信号的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如果可以人为控制环境中的随机因素,无线通信的可靠性便可以增强。智能反射面(Intelli
典型的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三维反演技术基本囊括了层析SAR、阵列SAR还有圆周SAR。其中圆周SAR因为其独特的雷达搭载平台围绕探测目标场景做圆周运动的几何模型,对比起层析SAR和阵列SAR有许多的优势。第一因为其雷达运动平台围绕场景做360°圆周运动,雷达发出的脉冲信号一直指向所探测场景中心,所以能够实现亚波长量级的二维空间分辨率;第二,圆周SAR环绕探测场
5G无线通讯时代已经到来,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成为通信设备的基本要求,所以作为组成分子的各部分模块也必须性能要高、尺寸要小。而且随着电磁环境的愈发复杂,对微波器件在成本、重量、可集成度等性能指标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质集成悬置线(Substrate Integrated Suspended Line,SISL)正是一种满足这一需求的新型传输线,其还具有低损耗、结构紧凑、自封装等特性。本文正是基
无线网络发展至今,演变出多种多样的接入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等等,主机具有多个网络接口,可以同时接入多种网络正在成为普遍现象。对于单一业务的传输如果只使用单一网络接口,对于其余空闲网络接口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如何同时利用多条路径传输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研究了现有的多路径传输技术发展,并聚焦于传输层的多路径传输协议。经典的多路径传输协议如SCTP,MPTCP等存在队头阻塞问题,尤其是在
短波通信以其抗毁性强、机动性高、传播距离远和成本低等突出优势,被大量应用于军事通信和应急通信,但由于短波通信主要使用天波传播,即利用电离层的反射进行传输,故短波通信易受到季节、天气和地理位置等不可抗力的影响,产生明显衰落,同时由于远距离传输损耗,使得短波接收的语音信号的质量大大降低,而语音信号又是短波通信的重要业务形式之一,故短波语音信号的质量较低一直是实际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语音增强是用于抑制
聚变装置实验数据库系统是聚变实验中存储和管理实验数据的有力工具,是聚变实验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聚变实验中的脉冲实验数据的不断增多,以及实验人员对实验数据的访问量与访问需求日益增长,开发操作便捷和数据存储效率高的聚变实验数据库系统对科学管理和应用实验数据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调研了国内外聚变装置数据库系统,结合目前现有技术,对HL-2A聚变实验装置的特点和数据管理需求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基于MD
现代民用和军事通信中射频信号的传输处理带宽越来越高,这对射频信号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接收灵敏度、瞬时带宽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微波光子学应用于宽带射频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成为重要手段之一,微波光子辅助信道化接收技术由于低损、抗电磁干扰和并行处理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的微波光子辅助的射频信号信道化接收方案存在接收频段受限、信道化效率不足等问题,本论文将重点开展如下研究工作:1)微波光子辅助的多波段微波信道化
方向图综合技术一直以来都是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的核心问题,这是一种通过调整阵列不同阵元权值来控制接收或发射电磁波功率在不同空间角度的分布的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雷达、通信系统和声纳等领域。近年来,阵列规模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在获得良好性能的同时,系统计算复杂度变高和复杂的馈电网络使系统实现起来极其复杂。针对阵列大型化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立足于实际应用需求,聚焦于降低大规模阵列的计算复杂度和设计复
随着在通信网侦察定位系统中侦察节点的使用个数逐渐增多,使得定位系统接收到的节点信息越来越庞大。这就导致了获取信源的估计坐标需要处理大量的节点数据,所以需要对定位系统中使用的侦察节点个数进行配置与筛选。在侦察节点配置与筛选技术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在信源定位模型下确定节点筛选准则,接着在节点筛选准则下使用节点筛选算法,进而实现节点筛选过程。因此研究节点配置与筛选技术中的信源定位模型、节点筛选准则、节点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