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超级稻的冠层特性、产量、病害及其与施氮方式、施氮水平之间的关系,对于建立超级稻的合理冠层,实现超级稻超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6月于浏阳永安镇大田条件下,以施氮量构建不同的水稻冠层,研究了超级稻品种两优0293的产量、冠层性状、纹枯病病情指数在氮肥处理间的差异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超级稻株高、分蘖、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生长速率(CGR)等在氮肥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施N量越高,所构成的群体越大,其株高、分蘖数、LAI、TDW越大。产量与LAI、株高、分蘖、CGR等冠层性状值呈二次曲线关系。(2)超级稻各处理的冠内最高温度与氮肥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冠层内的日最低相对湿度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上升。(3)纹枯病发病株率DS和病情指数ShBI均与氮肥用量呈显著正直线相关关系。药剂防治的效果随着施N量增加而增加,超级稻生产上高氮必须与病虫防治密切配合。(4)供试超级稻品种的氮肥农学利用率(NUE)与氮肥施用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且受纹枯病的影响,使用杀菌剂提高了处理的NUE。(5)超级稻产量与氮肥用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当氮肥用量达到220Kg/ha时产量达到最大(10.8t/ha)。同时随氮肥用量的增加,使用杀菌剂和不使用杀菌剂的产量差异逐渐扩大,表明超级稻通过高肥获得更高产量,病虫防治十分重要。(6) SSNM施肥处理的各生长指标适中,降低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效果十分明显,在大幅降低氮肥用量的情况下,超级稻的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提高,表明SSNM施肥模式有利于构建高产群体,减少农药使用,是一种高产、抗病、低投入、环保的施肥方式,值得在超级稻生产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