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生命之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重金属泄露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由于其突发性和污染的持久性,给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此类废水,使此类污染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单一重金属污染模拟废水和市场上能选购到且常用的混凝药剂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单一重金属污染模拟废水进行了最佳混凝药剂或物质的筛选试验,并对影响重金属废水处理效果的各项单因素及其动力学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选取近年来发生频率较高,具有代表性的三种重金属锑、镉、铅作为泄露污染的研究对象,选取了聚合氯化铝铁、聚合硫酸铁、聚合硫酸铝、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蒙脱石、活性炭等药剂作为应急处理物质,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进行了最佳混凝药剂的筛选,并对其处理效果及应用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从而为重金属泄漏污染废水的应急处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经过对试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对于重金属锑污染废水,聚合硫酸铁(PFS)对含锑废水具有最优的处理效果。最佳pH值条件为pH=9,此种条件下,对于初始浓度为5mg·L-1的含锑废水,去除率可达96.81%;同时静置沉降时间对锑离子的去除亦有重要影响,当沉降时间达到90min时,废水中约96.96%的锑离子得到沉降,再延长沉降时间,去除率增长幅度不大;投加适量的石灰乳对含锑废水的处理具有良好效果,当石灰乳投加量达到500mg·L-1时,去除率可达98.00%;温度对低浓度含锑废水去除率影响不大,但随着初始浓度的升高,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增大趋势;通过对PFS除锑的动力学拟合,其过程符合二级线性动力学方程。2.对于重金属镉污染废水,筛选试验表明,聚合氯化铝铁(PAFC)、氯化铁(FeCl3)、聚合硫酸铁对含镉废水均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其去除率分别为98.35%、92.19%、93.63%。其中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含镉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对PAFC除隔效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表明:碱性条件有利于镉离子的沉淀,当pH值为9-11时,去除率可达98%左右;静置沉降80min时,可使98.99%的镉离子得以沉降;镉离子去除率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对于初始浓度为4.0000mg·L-1的含镉废水,经处理后废水中镉离子浓度降至0.1840mg·L-1,当初始浓度为0.4000mg·L-1时,处理后浓度可降至0.0072mg·L-1;投加适量石灰乳对PAFC除镉起一定作用,投加量达300.00mg·L·L-1时,可使去除率达99.91%;通过对AFC除镉动力学拟合,其过程符合一级线性动力学方程。3.对于重金属铅污染废水,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含铅废水具有最好的处理效果。废水pH值=9是PAFC除铅的最佳处理条件,当PAF投加量为500mg·L-1时,去除率可达98.27%;初始浓度对去除率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对于初始浓度为5mg·L-1及其以下的含铅废水,PAFC投加量为400mg·L-1时,可使去除率保持在94-97%的范围内;虽然投加量对去除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当投加量大于400mg·L-1时,对于去除率提高的效果不大,故投加量以400mg·L-1为宜。静置沉降时间对铅离子的去除有很大影响,当沉降时间达到100min时,去除率为97.58%,为了保证沉降效果,将时间延长至110-120min;通过对PAFC除铅动力学拟合,级和二级动力学模型均可较好地描述该过程,但二级模型能更好地反映PAFC去除铅离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