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极阵列电刺激视网膜的电场与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zx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视网膜前假体通过微电极阵列电刺激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帮助盲人恢复视力。电刺激时刺激配置方式(刺激电极与回收电极触点组成的方式)的选择对空间分辨率有重要影响;另外,长期电刺激视网膜会产生焦耳热,使视网膜温度增加,可能会造成视网膜的热损伤。为了改进刺激配置,提高空间分辨率,本文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回收电极触点的几何因素对神经节细胞层激活区域的影响;同时为了防止视网膜热损伤,保证电刺激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微电极阵列电刺激视网膜导致的视网膜内稳态温度场分布及阵列参数对温度的影响。研究方法:1.微电极阵列电刺激视网膜的三维模型构建。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微电极阵列电刺激视网膜的三维模型。模型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和微电极阵列(刺激电极与回收电极触点)。2.回收电极触点几何因素对激活区域影响的仿真。一个刺激电极触点,两个回收电极触点构成三极刺激配置。三极刺激配置研究中对视网膜进行分层建模。根据回收电极触点与刺激电极触点的空间排布,分为正三角形和平行三极刺激。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计算不同刺激电极与回收电极触点中心间距、回收电极触点中心间距、回收电极触点面积(半径)下神经节细胞层的电场分布。通过计算神经节细胞层横截面的激活面积来反应电场聚焦性好坏。3.微电极阵列电刺激视网膜温度场的研究。4×4微电极阵列单极刺激配置下,利用改进的生物热传递方程计算多触点电刺激时视网膜的稳态温度场分布。采用参数扫描法分析刺激电极触点中心间距、触点面积(半径)、以及电极材料、刺激电极触点位置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1.三极刺激配置仿真结果。三极刺激配置刺激时,神经节细胞层上的激活区域集中于刺激电极组下方,未分散分布,越靠近刺激电极触点的地方越容易被激活。当刺激电极触点与回收电极触点面积相同,且刺激电极与回收电极触点中心间距保持一致时,正三角形刺激比平行刺激的激活面积要小。刺激电极与回收电极触点中心间距从520μm增加到1430μm时,各截面上激活面积比原来增大了8.4%-14.4%,电场聚焦性变差,激活区域扩大。刺激电极与回收电极触点中心间距不变,回收电极触点中心间距从2x520sin(15。)μm增加到2x520sin(45。)μm,各截面上激活面积比原来减小了17.2%-38.7%,电场聚焦性增强,激活区域减小。回收电极触点面积(半径)的增加时,电场聚焦性变好,神经节细胞层上对应于电极触点下方附近的激活区域变小。2.单极刺激下温度场分布。16个电极触点同时刺激时,视网膜内稳态温度最大增加0.0039℃;采用四电极触点组刺激时,分散组温度增加值最小,中心组最大,二者相差约0.0005℃。阵列中刺激电极触点中心间距从390μm增加至780gm或触点半径从130μm增加到260μm,视网膜内温度增加值降低超过0.005℃;触点材料的改变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可忽略。研究结论:1.两种三极刺激配置的仿真结果表明,当保持相同的刺激电极触点与回收电极触点中心间距以及电极触点面积的前提下,正三角形刺激比平行刺激的电场聚焦性要好,分辨率更高。2.三极刺激配置结构简单,容易进行多种设计,可通过减小刺激电极触点与回收电极触点中心间距,适当增加回收电极触点中心间距与触点面积来提高电场聚焦性,减少激活区域,优化聚焦性刺激,提高空间分辨率。3.温度场仿真结果表明,单极刺激配置下,4×4微电极阵列电刺激时,视网膜内温度增加值较小,温度增加较大的地方集中在刺激微电极阵列附近。视网膜内最大温度随着刺激电极触点中心间距或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但是间距值增加到触点直径值时温度增加开始变缓;不同电极材料之间的结果差别很小。合理设计刺激电极触点中心间距和面积可以减少电刺激时的温升。刺激触点数目变为4倍时,温度增大0.0017℃,未成倍增加,因此单极刺激配置下刺激电极触点数目可增加至上百个。
其他文献
该文结合工程技术的研究方法,以声波刺激为加载方式,对声波刺激影响植物生长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该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设计了一套声波发生装置(Fig1.1)并研究
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论文引入系统工程科学领域的Petri网作为代谢模型建模工具,介绍了代谢模型的Petri网的表示方法,并讨论了Petri网代谢模型的分析方法,包括有界性、S、T不变量
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以其高的贮氢容量,吸放氢速度快等优点成为贮氢合金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目前,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主要是以钒、钛及其它纯金属通过真空感应炉或真空电弧炉进行
研究目的:工作记忆是重要的认知功能之一,前额叶皮层是工作记忆关键脑区。通过Granger因果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在低维空间描述大鼠工作记忆任务前额叶皮层动作电位PC (Principal
研究目的:上肢功能障碍恢复的程度直接关系到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皮层和肌肉之间的功能连接直接关系到上肢功能障碍者的康复,上肢运动依赖于大脑的控制,运动时大脑皮层
电子耳蜗是一种高精度的电子设备,它利用声电换能的原理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可以用来刺激人耳听神经的电信号.他的出现解决了一些内耳耳蜗的毛细胞受损到很大的程度而引致严重或
目前,铁水预处理工艺已经成为降低钢中硫含量,生产出高品质钢的关键工序之一。本论文深入调查了铁水炉外预处理工艺的应用现状、各种脱硫方法、脱硫剂的优缺点以及电磁搅拌在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