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经济建设也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发展成了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环,长期以来的高速经济发展使得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这样造就的城镇化并不十分健康,许多矛盾在城镇化高速的发展中产生与堆积。因此,在目前中国工业转型与经济转型的大布局中,健康的城镇化发展对于中国实现成功的经济转型变成一个工业大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伊犁州总面积26.91万平方公里,人口473.6万,有13个世居民族,2014年伊犁州GDP占全疆的16.84%,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伊犁州水土光热资源得天独厚,是新疆重要的谷物、植物榨油原料、畜牧副食品、果蔬、林业生产基地,也是新疆细毛羊、褐牛以及伊犁马的养殖基地;矿产资源富集,是新疆重要的煤电煤化工基地、石油石化产业基地、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旅游资源极具魅力,是东西方文化交汇地,是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主要区域之一,是我国西部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地缘优势突出,与哈萨克斯坦相连,有霍尔果斯、都垃塔和木扎尔特岸三个一类国家口岸,其中,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向西开放的经贸大通道的重要枢纽也是我国西部最大的公路口岸,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设立在霍尔果斯,这是全国唯一的国际经济合作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作为国家在新疆设立的两个经济开发区之一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基于中国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本文针对新疆伊犁州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在阐释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相关的城镇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新疆伊犁州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利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伊犁州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五个样本城市进行城镇化质量的评价,将其与伊犁州进行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对比分析,进而提出提升新疆伊犁州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若干有效政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