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资料表明:许多中草药具有抗病毒、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利用中草药防治病毒性疾病成为当今中兽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为此,本课题组在对80味抗IBDV中药筛选及组方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兽医理论为指导组方,制成了芪蓝花口服液。本试验以中药制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芪蓝花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基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对芪蓝花口服液原料药材及制剂,进行了系统的质量控制研究,并制定了芪蓝花口服液质量标准;通过光加速试验、加速试验,对芪蓝花口服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制定了芪蓝花口服液的包装、运输、贮存条件,为芪蓝花口服液申报国家新兽药奠定了基础。在芪蓝花口服液最佳制备工艺研究中,黄芪以黄芪总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8倍量溶媒,浸泡1h,煎煮1.5h,溶媒pH=7,煎煮2次,浓缩程度1:1,第二次煎煮1h;板蓝根等药以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8倍量溶媒,浸泡0.5h,煎煮1.5h,溶媒pH=5,煎煮2次,浓缩程度1:1,第二次煎煮1h,各评价指标值均高于一般水煮工艺,优化了芪蓝花口服液制备工艺,为工厂化生产提供了依据。在芪蓝花口服液质量标准建立中,为了确保原药材的质量,逐一进行了基源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建立了清晰、准确、可控性强的形态学指标,为芪蓝花口服液定性鉴别、绿原酸及总糖含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保障。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第二部薄层色谱法,制得芪蓝花口服液薄层色谱图,色谱图清晰,板蓝根阴性对照明显,可作为芪蓝花口服液定性鉴别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第二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测得芪蓝花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标准不低于2.25 mg/ml,总糖含量标准不低于0.148 g/ml。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高,符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含量测定技术要求。在芪蓝花口服液稳定性研究中,通过光加速试验、加速试验发现芪蓝花口服液中绿原酸、总糖分别对光照、温度敏感,所以其包装、运输、贮存要注意避光,并在阴凉处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