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上的重要成员,多年来,依靠着国家信用的支持,保持着快速的发展,但是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一直没有足够的重视。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正逐渐从计划经济模式向着市场经济模式转化,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暴露:不良资产增加、经营管理方式不够全面、资产种类过于简单集中以及筹资渠道相对狭窄等,这些问题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沉积。放眼于世界来看,流动性风险正得到各国的重视,巴塞尔协议Ⅲ中也引入了新的监管指标以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更加全面、及时的管理。 本文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从研究逻辑上来看,本文从理论分析出发落实到现实之内、从外部到内部、从问题的存在到对策的提出,这样的顺序来进行。本文主要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方法、指标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方法。首先对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接着以我国上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为出发点,说明了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巴塞尔协议Ⅲ的新要求和启发,对中国民生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设计分析。 本文主要观点及结论:(1)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受到来自商业银行自身和外部两个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2)不同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有一些差异,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这方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3)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管理缺乏主动性、管理指标不全面、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4)巴塞尔协议Ⅲ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尝试以民生银行为例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日常管理、风险预警、应急处理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