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区域电离层建模及应用性能分析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jm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因其全天候全球监测、高精度等优点,使得利用GNSS观测数据精确提取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进而研究电离层活动成为可能。同时,电离层对GNSS信号造成的延迟误差也是GNSS定位中主要误差源之一。因此,电离层TEC模型与GNSS的发展相互促进,既有利于改善GNSS用户的导航定位精度,也可为电离层监测和预报等研究提供数据参考。电离层结构及变化特性复杂,本文基于GNSS双频观测数据,重点研究区域电离层TEC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对建模结果进行对比及应用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简要介绍了电离层建模研究现状,分析了电离层结构和变化特征,并论述了通过GNSS观测数据提取电离层TEC并利用函数建立TEC模型的原理。研究了双频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算法,实验表明:利用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可以提高TEC计算精度。2.实现了基于多项式函数建立单站区域电离层TEC模型。采用IGS MGEX观测网BDS/GPS数据进行建模,重点分析了单GPS、单BDS和BDS/GPS三种方式建模解算得到的DCB和VTEC精度,结果表明:总体上BDS/GPS双系统数据解算电离层TEC和DCB的精度优于单系统解算结果;VTEC建模结果与IG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IGS差值超过70%在-2TECU~4TECU内。研究多项式模型阶数对TEC建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建模的精度随着模型阶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在一定阶数后,阶数的增加对模型精度的改善很小。3.实现了基于球谐函数建立区域电离层TEC模型。针对TEC可能出现零值等异常问题,提出了附加虚拟观测值结合不等式约束的电离层建模算法,建立了15~45°N、105°~135°E区域内的电离层TEC模型;通过对2019年第70~77个年积日6个IGS测站解算出来的接收机DCB结果证明DCB在7天内基本稳定,DCB解算结果基本上与CAS平均偏差小于0.5ns;使用建立的模型进行单频单点伪距静态定位应用,在BJFS站、JFNG站改正效果优于IGS电离层格网产品,在HKWS站改正效果与IGS相当。4.基于kalman滤波利用GNSS双频观测数据实现了DCB和TEC实时解算,与IGS发布的卫星DCB偏差大约在-0.7~0.62ns之间,结果表明:Kalman滤波对于DCB和TEC实时解算是可靠的,提取的电离层TEC可进一步用作TEC建模和电离层形态、扰动等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由土洞造成的塌陷严重威胁人民财产安全,该自然灾害在我国西南及华东地区极具普遍性。土洞稳定性机理与拱高影响因素是目前国内外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土洞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且互相关联,目前对土洞稳定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有必要对该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土洞不稳定致塌案例,设计缩尺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模型对荷载分担和土拱高度进行分析,阐明土洞稳定机理,并评价相
海面背景杂波严重影响海面目标探测效果。太阳耀光是海面杂波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抑制海面耀光已成为海面目标探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偏振作为光的固有属性,利用目标与背景的偏振特性差异辅助探测是目标探测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耀光由太阳照射到海洋表面经水面镜面反射而来,其具有显著的偏振特性。有效利用其偏振特性可提升耀光背景下海面目标的探测效率。本文首先对偏振光理论进行描述,介绍了琼斯矢量、斯托克斯矢量等几种
光栅投影三维测量技术通过相位分布来描述投射光栅场的空间分布,具有信息量大、单次全场测量、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非接触测量等众多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文物保护、医疗建模、虚拟现实、逆向设计等领域行业。在这些领域行业中不乏存在针对运动物体进行三维形貌测量需求,目前针对动态三维测量的使用设备、开发成本昂贵,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使用。对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一种以低成本开发的基于彩色光栅投影动态三维形貌
随着新兴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的发展,农业机器人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采摘机器人作为农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对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降低人力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复杂果园环境中,采摘机器人的自主移动是完成果实采摘任务的技术基础,多技术融合的采摘机器人场景解析和路径规划已然成为研究热点。为了提高采摘机器人在果园道路下的场景解析和路径规划能力,本文在设计搭建采摘机器人的基础上,进行了采摘机器人的场景解析和路
新能源汽车具有突出的环保优势,是当今及未来城区用车发展的主流。随着高品质伺服直驱电机的应用,以轮毂电机为动力的纯电动汽车可大幅度降低结构成本和自重,实现优异性价比,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目标车型制定优化的四驱控制策略,能有效提高操纵稳定性,确保驱动效率和行驶安全、舒适。深入研究目标车型设计特点和结构参数,遵循车辆动力学理论及相关性能参数要求,建立目标车整车数学模型和二自由度简化模型;以车辆行
超表面(Metasurfaces,MSs),作为一种人工构造的、为克服超材料(Metamaterials,MMs)加工难度大以及对电磁波损耗大等局限性而提出的超薄二维阵列平面,拥有天然材料不具备的超常物理特性。利用超表面结构对太赫兹波的特殊响应制作的传感器来检测生物大分子,已成为生物医学检测领域的一大热点。超表面太赫兹传感器是通过对“敏锐感知”其超表面上的介电环境变化来对蛋白质以及生物试剂进行检测
学位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成熟与落地实施,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中用户数量和数据流量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何为用户提供更高的通信服务质量成为无线通信系统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去蜂窝大规模MIMO网络系统具有区域覆盖均匀、服务质量均衡、廉价易部署等优点,可大幅优化所有被覆盖用户的服务体验,是移动通信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但是用户高密集区域以及临时突发激增通信服务需求给去蜂窝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
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D2D)通信技术作为下一代无线网络中的新兴技术,将流量从传统的网络中心实体转移到D2D网络,开辟了以设备为中心的通信新领域。D2D通信技术除了可以增加网络容量外,还可以降低基站(Base Station,BS)的计算复杂度。然而,异构蜂窝网络(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Het CNets)当中相互干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
密码部件设计和密码分析是密码前沿一直关注的两大核心问题,两者相互制衡,又互相促进快速发展。分组密码属于对称密码,密码S盒是分组密码算法的关键组成部分,S盒的密码学性质是否优良决定着密码算法抵御密码分析的能力。密码分析则致力于寻找密码算法的漏洞和设计缺陷并尝试攻破算法,以检测密码部件或密码算法是否达标。在密码部件设计中,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提高构造效率。同样地,为提高密码分析效率,各种自动化分析方法被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