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NK1-SPAK/OSR1-NKCC1/KCC2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bo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在骨癌痛(bonecancerpain,BCP)大鼠模型中,钠钾氯联合转运体-1(sodium-potassium-chloride cotransporter 1,NKCC1)和钾氯共转运体-2(potassium-chloride cotransporter 2,KCC2)通过调节细胞内 Cl-浓度,影响 γ-氨基丁酸(y-aminobutyric,GABA)受体的抑制性功能并参与骨癌痛的发生、发展。最新研究显示:病理状态下,赖氨酸缺陷蛋白激酶-1(with-nolysine kinases 1,WNK1)通过SPAK和OSR1蛋白途径,调节NKCC1/KCC2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内Cl-浓度。据此,我们推测WNK1-SPAK/OSR1-NKCC1/KCC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骨癌痛,但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拟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首先观察WNK1及其下游蛋白在BCP大鼠脊髓背角(dorsal horn,DH)和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 ganglion,DRG)中的表达,然后使用siRNA技术抑制WNK1,观察其下游蛋白的表达以及对BCP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进而采用神经药理学的方法研究WNK1-SPAK/OSR1-NKCC1/KCC2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参与BCP的过程。本研究将丰富癌痛机理,为癌痛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第一部分:WNK1在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目的探讨WNK1激酶在骨癌痛大鼠脊髓DH和DRG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乳腺肿瘤Walker256细胞株注射于大鼠的左后肢胫骨干骺端,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5)、假手术组(sham组,n=5)、骨癌痛组(BCP组,n=20);其中control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sham组大鼠在左后肢胫骨干骺端注射10μl Hank’s液,BCP组大鼠则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1× 105/10μl Hank’s);control组和sham组在观察第12天处死大鼠,BCP组在造模后3、6、9、12d分别处死5只大鼠,并提取L4-6脊髓及相应节段DRG。通过疼痛行为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进行以下研究:1、观察BCP大鼠疼痛行为学;2、观察WNK1在BCP大鼠脊髓DH和DRG上的表达变化;3、研究WNK1激酶在BCP大鼠脊髓DH和DRG上的表达分布及细胞定位。结果1、分别比较control组和sham组,BCP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在建模后第 6 天开始显著降低(P<0.01),并持续至第12天;2、比较sham组,建模后第6天开始WNK1 mRNA和蛋白在骨癌痛大鼠脊髓DH和DRG中表达上调(P<0.01或0.05);3、免疫荧光显示:大鼠骨癌痛时,表达上调的WNK1广泛分布在脊髓背角(骨肿瘤同侧)Ⅰ-Ⅳ层,并主要集中于脊髓DH的Ⅰ-Ⅱ层以及DRG上;4、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WNK1主要表达于脊髓DH和DRG的神经元细胞上。结论骨癌痛大鼠脊髓DH和DRG的WNK1激酶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第二部分:鞘内注射WNK1 siRNA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目的观察鞘内注射WNK1 siRNA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并筛选针对WNK1的siRNA(siWNK1)。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假手术+siWNK1组(sham+siWNK1组,n=5)、骨癌痛组(BCP 组,n=10)、骨癌痛+siWNK1(BCP+siWNK1 组,n=10)、骨癌痛+载体(BCP+vehicle 组,n=10)、骨癌痛+scrambled 组(BCP+scrambled 组,n=10);其中,sham+siWNK1组和BCP+siWNK1分别在造模后的第9-11天连续鞘内注射siWNK13μg+jetPEI 0.36μl+0.5%GS 10μl,BCP+vehicle 组则连续鞘内注射 jetPEI 0.36μl+0.5%GS 1 0μl,BCP+scrambled 组则连续鞘内注射阴性 siRNA3 μg+jetPEI 0.36μ1+0.5%GS 1 0μl,sham组和BCP组处理同第一部分;除sham+siWNK1组外,各组第12天处死5只大鼠,提取L4-6节段脊髓DH和DRG。通过疼痛行为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进行以下研究:1、合成并筛选针对WNK1的siRNA,并评估其抑制率及细胞毒性;2、观察鞘内注射siWNK1后,BCP大鼠的疼痛行为学;3、鞘内注射siWNK1后,分别在BCP大鼠的脊髓DH和DRG观察WNK1及其下游的SPAK/OSR1、NKCC1/KCC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化学合成的siWNK1可以高效抑制PC12细胞上WNK1的表达,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2、与BCP组比较,BCP+siWNK1组大鼠PWMT值升高(P<0.05),并明显降低肢体使用指数(limb use score)(P<0.01);3、与BCP组比较,BCP+siWNK1组大鼠脊髓DH和DRG的WNK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伴随WNK1蛋白免疫荧光强度的减小(P<0.01);4、与BCP组比较,BCP+siWNK1组大鼠DRG中NKC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在脊髓DH中无显著变化;5、与BCP组比较,BCP+siWNK1组大鼠脊髓DH中KCC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6、与 BCP 组比较,BCP+siWNK1 组大鼠 DRG 中 SPAK/OSR1 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而在脊髓DH中无显著改变。结论鞘内注射siWNK1可明显缓解BCP大鼠的骨癌痛,同时部分抑制WNK1下游的SPAK/OSR1、NKCC1/KCC2蛋白在脊髓DH或DRG的表达。第三部分:鞘内注射Closantel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目的观察鞘内注射Closantel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180-20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假手术+Closantel 组(sham+Closantel 组,n=5)、骨癌痛组(BCP 组,n=10)、骨癌痛+载体(BCP+vehicle 组,n=10)、骨癌痛+Closantel 组(BCP+Closantel 组,n=10);其中,sham+Closantel组和BCP+Closantel组在造模后的第9-11天连续三天鞘内注射Closantel(SPAK/OSR1 抑制剂)60μg/10μl DMSO,BCP+vehicle 组连续鞘内注射 10μl DMSO,sham组和BCP组处理同前;除sham+Closantel组外,各组第12天处死5只大鼠,提取L4-6节段脊髓DH和DRG。通过疼痛行为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进行以下研究:1、观察鞘内注射Closantel后,BCP大鼠的疼痛行为学;2、鞘内注射Closantel后,分别在BCP大鼠的脊髓DH和DRG观察NKCC1/KCC2蛋白的表达变化;3、鞘内注射Closantel后,在BCP大鼠DRG观察SPAK/OSR1和NKCC1/KCC2蛋白的相应表达情况。结果1、与BCP组比较,鞘内注射Closantel后BCP+Closantel组大鼠PWMT值明显上升(P<0.05),并明显降低肢体使用指数(limb use score)(P<0.01);2、与BCP组比较,鞘内注射Closantel后,BCP+Closantel组大鼠NKCC1 mRNA和蛋白在DRG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在脊髓DH中无显著改变;3、与BCP组比较,BCP+Closantel组大鼠在脊髓DH中KCC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4、免疫荧光显示,NKCC1和SPAK/OSR1共表达于大鼠DRG,与BCP组比较,鞘内注射 Closantel 后 BCP+Closantel 组大鼠 DRG 中 SPAK/OSR1 和 NKCC1 的免疫荧光强度显著减少(P<0.01)。结论鞘内注射Closantel可明显缓解BCP大鼠的骨癌痛,同时抑制SPAK/OSR1-NKCC1在DRG中的表达和KCC2在脊髓DH中的表达。第四部分:NKCC1/KCC2表达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目的探讨骨癌痛大鼠NKCC1/KCC2的表达及其变化对骨癌痛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骨癌痛组(BCP组,n=10)、骨癌痛+溶媒组(BCP+vehicle 组,n=10)、骨癌痛+CLP257 组(BCP+CLP257组,n=5)、骨癌痛+bumetanide 组(BCP+bumetanide 组,n=5)。sham 组大鼠于左后肢胫骨干骺端注射10μl Hank’s液,BCP组大鼠则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1×105/10μl Hank’s)。其中,在造模后的第9、10、11天,BCP+vehicle组鞘内注射DMSO 10μl;BCP+CLP257 组鞘内注射 CLP257(KCC2 激动剂)100μg/10μl DMSO;BCP+bumetanide 组鞘内注射 bumetanide(NKCC1 选择性抑制剂)100μg/10μlDMSO。造模后第12天,各组处死大鼠,分别提取脊髓DH和DRG。通过疼痛行为学、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方法进行以下研究:1、观察鞘内注射bumetanide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及NKCC1表达的变化;2、观察鞘内注射CLP257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及KCC2表达的变化。结果1、比较BCP组,BCP+bumetanide组大鼠在鞘内给予bumetanide后的1-4h,其PWMT值升高(P<0.05或0.01),肢体使用指数(Limbusescores)减小(P<0.01),同时BCP+bumetanide组大鼠DRG中NKCC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2、比较BCP组,BCP+CLP257组大鼠在鞘内注射CLP257后2-4h,其PWMT值升高(P<0.05),Limb use scores减小(P<0.01),同时BCP+CLP257组大鼠脊髓DDH中KCC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NKCC1/KCC2参与骨癌痛过程,且NKCC1/KCC2表达变化影响BCP大鼠机械痛阈。
其他文献
细长构件是制造业中最常见的构件之一,其在加工与服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残余应力,这些残余应力会影响细长构件的综合性能。怎样快速、精确地测量细长构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并采
去年成功发射风云四号卫星是一件关系到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卫星可为天气的分析预报、气候预测、空间环境监测等提供服务。本文中,利用ADS软件建立风云四号毫米波太赫兹探测仪
在中国,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更替,老一代的农民工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新一代的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然而,也正是这个时代赋予他们新的特质和使
超级电容器凭借其优越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发挥着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电化学能源存储研究热点之一。石墨烯作为21世纪新型材料,拥有超大比表面积和超高导电
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自从1988年被提出之后到如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逐渐在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等高新技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
一、目的: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致死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顺铂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一线药物之一,但是其在治疗过程中会逐渐产生耐药性,这成为影响肺
随着青岛市汽车保有量的逐年递增,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急剧增加。为了缓解道路交通压力,青岛市在2016年底开通首条地铁线路,地铁的开通打破了出行者固有的出行方式选择,而地铁等轨道交通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公交乘客的出行产生影响,特别是对地铁沿线周围的公交线路影响更大。由于将地铁沿线周围的公交乘客吸引到地下,进而不可避免的出现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运营竞争问题和资源浪费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研究轨道
随着机器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的远程控制技术越来越成熟,更多地应用到了智能家居、物联网、救灾、安防等领域,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作为远程控制终
润滑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置中,对于机械产品的能量损耗、使用寿命等有显著影响,因此润滑油的合理选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问题。而大型机械如舰艇等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市场的压力之下,各汽车企业纷纷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放在了公司战略的首位。为了提升核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