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对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一贯主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集中体现了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征及风险诱发原因,我们可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概括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已经引起了各种银行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有了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技术。操作风险虽然长期存在,但一直受到忽视。直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提出了操作风险的概念以及操作风险的度量和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要求后,操作风险管理才正式进入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视野。2007年5月14日,.我国银监会正式下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监管提出了具体而明确规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理论界和银行业纷纷开始研究国内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的具体办法,虽然在操作风险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银行业的飞速发展,操作风险事件导致的案件仍然频发,这不仅仅给商业银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而且造成很大社会负面影响。频频发生的金融大案告诫我们,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如何防范、化解操作风险,如何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如何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在此情况下,展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及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理论,对操作风险进行概述,界定操作风险,综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基本定义、操作风险的特点、操作风险分类。介绍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度量的方法,主要介绍了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三种度量操作风险的方法,即基本指标法、标准化方法以及高级计量法,然后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些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中的选择进行分析。第三章从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等方面剖析操作风险的成因。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提出了改进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第一,加强风险管理内部环境建设;第二,构建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第三,利用操作风险的缓释工具;第四,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