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态环境却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逐渐被破坏。世界各国政府也越来越认识到环境、资源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制约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而言,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应该用实际行动来表明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俨然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国民素质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主要指标。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都表现出足够的重视:邓小平同志亲自带领大家种树;胡锦涛同志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无论是法律制度,还是科学技术,都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足够的支持。本篇文章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从思想价值观、生态文明特征含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古代生态思想、西方生态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出发,概括了党中央历届领导人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发展历程,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现实意义以及社会价值。本篇文章主要分为五个方面: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实际出发,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的重要性。其次,了解我国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条件,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从我国的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地位。再次,介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通过具体了解国内,国外环境理解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性。四是重点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的艰辛的发展历程,并且以历届领导人为线索,介绍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同领导集体所推崇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变迁进而论述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成长历程。最后,明确中国共产党所推崇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的实际价值与理论价值,文章从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提出的结合国情、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发展的把控性,更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