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开发区曾是我国吸引外资、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产业空间。而随着三区联动、产城融合等注重开发区社会功能的概念提出,开发区逐渐从单一的产业功能开发向经济、社会等复合功能开发转变。在这一转型趋势下,不仅开发区优化发展的内涵更为丰富,开发区建设对其所处的地方和周边居民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综合、复杂的影响,更是倍受关注。地方认同是个体或群体与地方互动作用的结果,表达了个体将地方纳入自我概念的意愿和过程,是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开发区周边居民的地方认同,是通过居民感知和评价对观察、判断开发区发展状况的方法创新。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地方认同的概念,探究开发区发展绩效对周边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机理,进而为优化开发区社会空间提供理论支持。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核心问题和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等内容;第二章为地方认同的相关研究综述,界定了地方认同的概念内涵,引介了地方认同的相关理论,并梳理了地方认同的研究近况;第三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其中介绍了地方认同动态机制的理论,为下文分析开发区发展绩效对地方认同的动态影响机制打下基础,并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开发区发展绩效影响周边居民地方认同的理论假设;第四章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分析案例地选择依据和案例地的基本情况,并交代了闵行、星沙两地开发区居民地方认同的基本情况;在第四章调研显示长沙经开区周边居民地方认同全面高于闵行经开区的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五章分别从开发区的整体层面绩效和个体感知的绩效两方面,多层次地分析其对开发区周边社区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第六章是结论和研究展望,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不足。研究发现,开发区周边居民的地方认同的建构过程显著地受到开发区自身绩效的影响,在经济绩效方面,开发区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居民地方认同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在社会绩效方面,兼顾公平的社会保障和拆迁安置政策是居民建构较高水平地方认同的保障;在生态绩效方面,开发区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管理服务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居民构建对开发区的地方认同。在基于个体感知层面的开发区绩效的影响中,开发区周边居民与开发区之间紧密的人地关系是构建地方认同的基础,其对地方认同中的区别性和连续性的正向影响显著。个人收入对居民地方认同中的自尊感层面正向影响显著,而在环境感知方面,配套健全的商业服务设施对居民提升地方认同的作用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