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BD”理论和吴微分特征列及其应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o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符号计算在数学领域中体现出了日益强大的生命力,该文就是以计算机代数为工具,微分代数为理论背景,讨论了"AC=BD"理论及微分特征列法的相关理论问题以及它们在微分方程组中的应用.1978年,张鸿庆教授将代数消元和因式分解思想方法用于微分方程组,成功地解决了一大类超定微分方程组的约化问题,并提出解微分方程的"AC=BD"模式,近来这一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C-D可积系统与C-D对的概念.该文的第一章就是讨论这一理论及其应用.1989年吴文俊院士提出了吴—微分特征列法,为微分几何定理的机械化证明和自动推理的理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该文的第二章就是讨论吴微分特征列的一些基本的理论及其应用.Reid标准型算法作为吴微分特征列的特例,在线性微分方程组系统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该文最后一章就是以此为基础,讨论吴方法在微分方程组的一些应用.
其他文献
该文的目的是发现新的可完备化幂零李代数并研究它们的结构. 可完备幂化零李代数的概念源自对完备李代数的讨论.在第一章中,我们主要讨论DerL=adL的一些等价条件,回顾了可完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讨论的是具有某种环状结构的集合的多个临界点的存在性.我们利用下降流不变集与临界点之间的联系,从已知的下降流不变集出发,去寻求尽可能多的不相交的
该文讨论互连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中的几个问题.第一部分讨论图的限制边连通度.限制边连通度是衡量网络容错性的重要参数.该部分研究它与最小边度的关系,首先给出了图的限制边连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证明了时齐与非时齐扩散过程关于区域D的首中时的矩(包括n阶矩)为满足某些初-边值条件的片偏微分方程(PDE)的解,得到了Brown运动相应的矩所满足的PDE
在计算机网络中,提供数字化音、视频等实时业务的多媒体多播通信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多播实现同一信息从源节点传送到网络中多个目的节点(不一定是网络中所有节点),是实现多媒体
Hessian方程是一类二阶的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其中的Monge-Ampère方程与微分几何中的Minkowski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偏微分方程和微分几何的内
该文研究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的控制设计,给出了系统的L增益分析及状态反馈H控制器的设计,考虑了经输出动态反馈的输出调节问题,线性二次指标最优控制问题,以及平衡点附近的
工程中的损伤探测、故障诊断能有效预防灾难性功能失效的发生,其研究有着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通过识别物理参数来进行故障诊断,是最常用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了以往
自20世纪60年代半群代数理论形成一门独立的代数学科以来,关于各种类型正则半群性质与结构的工作一直是该理论研究中的主流,形成了相当丰富完整的正则半群代数理论.其中,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