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下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及防范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angj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内容,它以保护存款人利益为出发点,增强和稳定了存款人对银行信用的信心,从而阻隔挤兑风险在金融市场的传染,最终实现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我国在2015年5月1日正式确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结束了实施了20多年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这一金融改革举措对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际经验和相关理论,存款保险制度虽然能够稳定金融市场,但是它内在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可能引致金融危机。已有研究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加剧了银行道德风险,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国家隐性担保制度使我国银行的道德风险更加严重。因此如何防范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是金融监管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目前推行存款保险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存款保险制度下我国商业银行道德风险问题为研究的切入点,主要目的是验证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模式的转变能够在一定程度降低银行道德风险并理清显性存款保险降低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上成功的经验,为防范存款保险制度的银行道德风险问题提出若干建议。首先,为了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道德风险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通过研究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隐性存款保险中银行道德风险及成因,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理论上论证了隐性向显性存款保险模式的转变更有利于防范银行道德风险,但由于存款保险本身存在内在缺陷而难以完全解决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道德风险的问题。其次,本文通过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说明了我国存款保险模式转变能降低银行道德风险,且转变存款保险模式对降低银行负债和资产方面道德风险的直接效应分别通过银行资本水平的提高被强化和弱化了,即存在“中介效应”和“遮掩效应”。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目前我国建立的显性存款保险比隐性存款保险在控制银行道德风险方面的经济影响尚小。最后,结合国际经验,针对我国初步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提出了一些防范对策。这些对策主要围绕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容和优化外部制度运行环境两方面来展开探讨的。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三球销式万向节的结构特征及三球销轴承组件的性能,分析了传统结构的不足。系统介绍了新结构三球销轴承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指出了新结构的优点。
2多式联运公约中关于多式联运经营人赔偿责任的规定一般都认为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采用的是统一责任体系 ,而不像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商会多式联运单证规则那样 ,采用
二战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千方百计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努力似乎已
介绍了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统计系统的设计过程.集装箱吞吐量统计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的两年方面.
随着集装箱运输量的高速增长,集装箱码头需要采取改善作业工艺,应用新技术等措施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营运成本,以便缓解通过能力不足的压力,提高码头竞争力.集装箱码头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