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生物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已经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方法。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即应用患者的自身免疫细胞,通过在体外培养、扩增后,继而回输给患者,对自体肿瘤进行特异性杀伤,是一种全身性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有效率高,副反应小,不易耐药,对肿瘤干细胞及静止期肿瘤细胞都有杀伤功能,且不会造成免疫抑制,但是临床上存在部分特殊患者,如肝炎、凝血功能障碍、骨髓瘤患者及体质虚弱患者等无法提取患者自身的单核细胞来进行细胞免疫治疗,本实验旨在探讨半相合基因鼠来源肿瘤特异性DCs-CTLs回输荷瘤小鼠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程度,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方法:健康C57BL/6小鼠30只,荷B16黑色素瘤成功后,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自体治疗组和半相合治疗组,三组在第10d均给予CO607Gy全身照射。对照组:荷瘤后第10d和第17d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00微升经尾静脉注射;自体治疗组:荷瘤后第10d和第17d分别给予C57BL/6自体来源的DCs-CTLs效应细胞1×106/只经尾静脉注射;半相合治疗组:荷瘤后第10d和第17d分别给予半相合鼠(BABL/C×C57BL/6的杂交子一代,CB6F1)来源的DCs-CTLs效应细胞1×106/只经尾静脉注射。输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况,并根据体重下降、姿势、活动度、皮毛改变及皮肤完整性的严重程度,给予GVHD临床评分;回输后21天处死小鼠,取皮肤、脾脏和肾脏行病理检查,观察有无GVHD病理表现;根据各组肿瘤体积的变化,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处死各组小鼠后,取瘤体称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1一般状况三组小鼠经治疗后未见腹泻和皮肤溃疡表现。对照组小鼠随荷瘤时间延长,体重逐渐下降,精神逐渐变差;自体治疗组小鼠偶有弓背和翘毛表现,余未见异常;半相合治疗组小鼠,治疗后早期偶有精神差,进食差,但随时间变化逐渐好转。2小鼠GVHD评分及病理检查对照组、自体治疗组及半相合治疗组根据回输后小鼠体重下降、活动度、姿势、皮毛改变、皮肤溃疡5项的严重程度,分别在回输后第9天、15天及21天予三组小鼠行GVHD临床评分,第9天对照组组为0.38±0.48,自体组0.86±0.35,半相合组为0.89±0.73;第15天对照组0.75±0.43,自体组1.29±0.49,半相合组1.25±0.46;第21天对照组0.86±0.64,自体组1.57±0.79,半相合组1.50±0.76。对照组与自体治疗组、对照组与半相合治疗组相比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体治疗组组与半相合治疗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死小鼠后取小鼠皮肤、脾脏和肾脏行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对照组、自体治疗组及半相合治疗组皮肤、脾脏和肾脏均未见明显GVHD病理变化。3不同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和抑瘤情况肿瘤生长曲线显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不能抑制肿瘤生长;自体治疗组和半相合治疗组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实验结束后,称取各组小鼠瘤重,对照组、自体治疗组和半相合治疗组瘤重分别为(3.51±0.05)g、(2.11±0.12)g、(2.09±0.15)g,自体治疗组和半相合治疗组瘤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体治疗组和半相合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治疗组和半相合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44.81%、45.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荷瘤小鼠经半相合基因鼠来源DCs-CTLs治疗后,未出现明显GVHD,可较好耐受半相合治疗。2半相合DCs-CTLs治疗与自体DCs-CTLs治疗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3半相合DCs-CTLs治疗与自体DCs-CTLs治疗安全性及疗效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