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脓毒症患者发生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高对脓毒症患者发生PICS状态的认识,尽早预防及干预。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的确定和分组:选取2016-01-01日到2019-8-31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心脑血管医院ICU科入住并从ICU直接出院的脓毒症患者(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岁、入住时间ICU>10天;排除标准:ICU入住时间≤10天、年龄<18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及资料严重缺失。根据是否符合PICS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脓毒症合并PICS组(PICS组)和脓毒症非合并PICS组(非PICS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资料:1、入院后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住ICU时间、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吸烟、饮酒发生情况、28天预后、住院花费等;2、基础疾病史及并发症;3、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降钙素原(PCT)、超敏CRP、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资料;4、侵入性操作情况及其他如:气管插管、胃管、尿管、动静脉置管、输血、血液净化、全肠外营养等。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均用例数、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确定与脓毒症患者发生PICS相关的可疑危险因素,然后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中进一步确定脓毒症患者发生PICS的危险因素。结果:1.共收集符合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129例,其中62例(48%)符合PICS诊断标准,为脓毒症合并PICS组(PICS组),67例(52%)为脓毒症非合并PICS组(非PICS组)。2.单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性别、年龄、住ICU时间、APACHEII评分、吸烟、饮酒、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PICS组相比较,PICS组SOFA评分及住院花费更高,28天预后更差(P≤0.05)。其中PICS组年龄≥75岁的患者占比56.5%,APACHEII评分>25分的患者占比69.4%。PICS组血尿素氮、G实验、脑钠肽、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非PICS组,而淋巴细胞绝对值、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则低于非PICS组(P≤0.05)。PICS组应用气管插管、全肠外营养、输血、血液净化比例明显高于非PICS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应用全肠外营养、白细胞计数减低、年龄≥75岁是脓毒症患者发生PICS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5岁、使用全肠外营养、白细胞计数降低是脓毒症患者发生PICS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