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稀土在二十一世纪得到飞速的发展,并对这个时代有着深远的影响,且在军工和国民经济领域均得到普遍的应用。稀土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可归纳为净化、变质和合金化等几大作用,稀土化合物、稀土合金以及稀土金属在材料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不仅仅对稀土的掺杂对其合金的力学性能、化合物以及组织大小的影响,也在电学和永磁材料方面的研究不断加深。本文将稀土元素钕和砷按不同原子比(1.0:2.0,1.0:3.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在二十一世纪得到飞速的发展,并对这个时代有着深远的影响,且在军工和国民经济领域均得到普遍的应用。稀土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可归纳为净化、变质和合金化等几大作用,稀土化合物、稀土合金以及稀土金属在材料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不仅仅对稀土的掺杂对其合金的力学性能、化合物以及组织大小的影响,也在电学和永磁材料方面的研究不断加深。本文将稀土元素钕和砷按不同原子比(1.0:2.0,1.0:3.0,1.0:4.0)在不同温度(1173 K、1223 K、1273 K)分别进行不同恒温时间(1 h,30 h,50 h)制备Nd-Fe-As试样。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金相分析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原子比、不同保温温度以及恒温时间的Nd-Fe-As三元系在高温作用下的化合物,确定其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揭示稀土元素Nd在三元系中与铁和砷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对于不同保温温度、恒温时间以及钕砷原子比,在组织均匀程度和物相种类上表现各不相同。当恒温时间为30 h,钕砷原子比为1.0:2.0时,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整个高温Nd-Fe-As三元体系中产物组织的均匀程度逐渐增大,保温温度在1273 K时,物相的均匀程度最高;当恒温时间为30 h,保温温度为1223 K时,随着钕砷原子比的增加,组织的均匀程度逐渐降低,钕砷原子比在1.0:2.0时,物相的均匀程度最高;当保温温度为1223 K,钕砷原子比为1.0:2.0时,随着恒温时间的延长,恒温时间为50 h试样比1 h、30 h的试样组织均匀程度高,各组元之间随着恒温时间延长高温作用越充分。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对"三自主"体育课程改革从政策背景、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结合西北大学完全学分制对公体课程改革进行阶段总结,剖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力求以点启面,为改革
分形理论作为复杂性科学的重要分支,涵盖了复杂性科学中相关系统的众多分析方法,如突变论的参数不连续性、分维性、无标度性等等,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地质学以及建筑学等诸多领域。分形理论已经是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可以对错综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进行量化,建立起直观与数据的联系,在描述城市空间形态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分维值量化评价的手法对沈阳典型区域的空间形态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并总结出评价
钛及钛合金因其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而被航空航天工业选中。目前常规牌号的钛合金渐渐的满足不了所需要的性能要求。本文主要以TA2、TC4、Ti-3573及Ti-3873合金来进行实验,通过改变冷加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并使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钛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本文中实验部分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根据三类合金的不同性质分别对三类合金进行各自的处理方式,对比研究新型亚稳β型钛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特性。
在21世纪的科技发展及工业化进程中,化石能源快速消耗导致的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寻找可替代能源成为当务之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作为将氢能转换为电能
磨损是轴承等零部件在工程实际中最常出现的问题,而磨损、粗糙度等表面形貌,对于两接触面之间的润滑状态有极大影响。压力和热效应也是影响润滑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对轴承热弹流润滑的磨损分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混合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建模和分析的方法对轴承表面粗糙条件下的磨损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基于混合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研究在一定磨损宽度范围内油润滑轴承的接触行为。通过利
当代社会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国民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高标准的生活状态要求供电也必须安全可靠,不可中断。常规变电站面临一系列的改造问题,车载式移动变电站集成度高、灵活机动、运输便捷、空间占用率低,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车载移动变电站能快速到达状况现场并及时恢复供电,及时有效,作为应急保障体系因此越来越被电力企业所看好。本文所做的是设计一种110k V车载式移动变电站。经查阅大量文献,按照设计的特殊性与实
目的 建立GL261小鼠脑胶质瘤原位荷瘤模型,观察SH20中药汤剂在体内对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胶质瘤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1.SH20中药汤剂治疗胶质瘤的临床疗效观察:SH20中药汤剂是一种由白花蛇舌草、黄芪等20种中草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源于临床收治的一例WHO Ⅳ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我们回顾并收集了该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定期临床随访、影像学复查,完善分子病理基因检测,进一
本文在总结和分析装配线平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工业工程方法和双种群遗传算法,对B公司汽车离合器装配线进行了平衡优化研究,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
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小麦上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重大影响。在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方面,由于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进行防治,导致小麦赤霉病菌的抗药性产生,防治难度大大增加。因此,针对小麦赤霉病,开发高效环保的农药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小麦赤霉病,进行了防治药剂的筛选、复配剂的研发、悬乳剂的配方筛选和加工工艺的初步研究。论文主要取得结果如下:通过对8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
第一部分 双能量CT碘值及增强值与进展期胃腺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双能量CT碘值及CT增强值与进展期胃腺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两者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做双能量CT双期增强的进展期胃腺癌45例临床及影像资料,18例中/高分化腺癌、27例低分化腺癌,测量动、静脉期癌肿的CT增强值(100Kv、140Kv、0.5混合能量(相对于120Kv))以及碘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