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问题成为世界性的大难题,各国政府、民众对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绿色金融大势所趋。绿色债券对于解决当前全世界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绿色债券市场有利于吸引境内外私人资本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发行“一带一路”绿色债券对于“一带一路”沿先国家的清洁能源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工商银行境外发行绿色债券的效益性进行了分析,对于我国其他企业到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利用CAPM模型、MM定理、优序融资理论及社会责任投资理论对工商银行境外发行的绿色债券进行了效益性分析,主要从投资者收益、融资成本效益、财务效益及环境效益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工商银行境外发行的“一带一路”绿色气候债券作为分析对象。投资者收益方面,对比境内外的绿色债券指数的收益与风险,发现传统的收益风险正相关并不适用而是风险收益反向变动。融资成本方面,中国工商银行境外发行的绿色债券相比境内其他企业的发行利率相比,具有明显的低利率优势,比较优势对于绿色债券发行仍然适用。财务效益方面,从历史数据出发对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进行了分析,从税盾效应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环境效益方面,通过对工商银行发行的绿色债券所筹集资金投放绿色项目,根据资金折合减排计算,减排效果明显。通过对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探索,认为我国企业应实行倒逼制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本文认为,我国应注重中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导鼓励境内主体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促进完善绿色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我国发行绿色债券,加强绿色债券的统一标准化认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