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缓冲带湿地基底形态修复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indfly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底是湿地植物的支撑者,同时也是微生物及底栖动物活动的场所,基底条件的改善是湿地生态修复的基础,而基底形态优化则是基底条件改善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以典型凹形基底湿地为例研究了基底形态对湿地水体及底泥中营养盐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湿地水体及沉积物中营养盐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分布规律与上覆水深度有关。水体ρ(TN)和ρ(TP)随着上覆水深度的增加(基底高程的降低)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在水深为30-50 cm位置处的水体中达到最低值,而表层底泥中w(TP)和w(TN)随着上覆水深度增加呈现升高趋势,在水深为70-80 cm位置处底泥中营养盐浓度最高。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进入湿地的水体流态进行分析得出,湿地营养盐的分布受水流流态影响较大,而水体流态则受基底形态影响。然后,以典型凹形基底湿地为例研究了基底形态对暴雨径流污染净化特征的影响。营养盐随暴雨径流进入湿地,引起湿地水体营养盐浓度迅速升高。暴雨结束初期,湿地系统对水体中营养盐的削减以物理沉降为主,其后,湿地系统对水体中营养盐的削减以生物降解为主,这两个过程均受到基底理化条件的影响,而基底理化条件由基底形态结构引起。就湿地系统内部而言,存在“高效净化区”和“低效净化区”,基底的起伏变化引起湿地上覆水深度的变化,进而导致基底理化指标的差异,从而影响营养盐的净化效率。最后,在实验室内模拟构建5种不同形态基底(斜面型、平面型、凹面型、凸面型及多自然型基底),在典型水深(40cm)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底形态对“水体-底泥”系统营养盐的去除效果。研究发现不同基底形态实验组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依次为28.84%、25.22%、27.07%、31.23%、35.23%;对总磷的去除率基本相同,只有略微差别,是由水生植物的摄取造成的。湿地基底形态的差异,导致底泥一水界面的有效比表面积不同,从而影响了基底生物膜的附着空间和底泥与水体交换程度,最终也会影响湿地系统对营养盐的净化效果。另外,基底形态结构还影响基底光的强弱分布,进而影响了水生植物的发育及生长,也导致了湿地系统对营养盐的去除效果的差异。
其他文献
在日益复杂和全球一体化的商务经济中,跨国并购已成为寻求竞争优势的企业占支配地位的扩张方式.对并购企业来说,在整合阶段,只有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实施的并购战略相
研究建立在传统絮凝吸附强化一级处理基础上的AOA与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形成一体化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最优工况下,即进水体积流量Q=1.0m^3·d^-1,吸附
<正>美与艺术都是价值形态,论美论艺术都离不开人。因此美学和文艺学一般总将关于人的哲学视为一种基础和前提,将探索人和人的本质问题放到重要位置。毛泽东同样重视人与人性
采用翻耕和翻耕并筑池的物理修复方式对乳山湾西流区面积约为8.67hm2的老化滩涂进行了修复和缢蛏养殖实验。实验从2003年3月投播蛏苗到2004年7月成蛏收获,共进行了16个月。结
该文基于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并通过分析鲍西亚和巴萨尼奥之间的经济和情感上的权力关系阐释了权力关系在《威尼斯商人》中如何相互作用。文章指出除了压抑性的权力关系——抑
机动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它的方便、快捷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使人们超脱于时空的局限性,自由驰骋,获得某种身心的解放,它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
<正>目前,我国西南地区连续干旱,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近日,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纷纷派出专业队伍到西南灾区打井找水。地下找水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那么,让我
本文综述目前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制有用化学品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对光催化还原CO2的机理进行讨论;其次在此基础上对石墨烯复合材料、钨基复合材料、石墨碳氮基材料、过
目的观察热淋清颗粒联合洛美沙星治疗女性急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6月我院门诊确诊为急性膀胱炎的女性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
生-死"之间"意味着存在者向有限的既定的历史性的穿透。在这里,"之间"命名为对操持的承担,呼求着生命的出席,同时还标画着存在者刻画的源始根据所在。运思生-死"之间",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