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大学生太多、专业人才过剩所造成,其实不然,主要还是受传统就业观念和思路的束缚。2015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认为“双创”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李克强总理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给大学生在选择人生线条中多谋一种思维、多担一份责任,争取多一份人生磨练。纵观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尽管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但由于大学生对创业相关法律政策了解少,自身没有资金积累,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创业经验不足以及信用程度的限制等方而的因素,使得大学生创业融资的成效成为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针对大学生创业面临的融资渠道有限,且获得融资较难的问题,通过对自融资金、合伙融资、政府政策性融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金融机构贷款融资以及新兴网络融资,七种现行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的描述,解析不同渠道的优缺点,给出不同创业类型适合的融资渠道建议。结合传统的创业理论和企业融资理论与我国实际国情,通过国内外创业融资政策的纵横向对比,以及对黄淮学院毕业年级和已创业学生的实地调研以及成功案例分析,找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融资需求急功近利性、融资对象选择盲目性、缺乏适合创业的融资环境、融入资金使用不负责、政府融资支持力度小、金融机构不愿承担风险以及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融资教育不够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分别从创业大学生层面、政府及金融投资机构层面、高校和社会层面提出建议。对创业者大学生的建议主要从创新创业项目、合理评估自有资产和项目、科学选择投资者、提升创业融资能力几方面展开。对政府及金融投资机构的建议主要从完善创业小额贷款政策、简化申请流程和手续、发展创业基金、建立科学规范的创业金融体系等方面展开。对高校建议主要从宣传培训、联合企业成立基金两个方面展开。对社会层面建议主要从营造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倡导创业成功者对创业新人进行“反哺”两个方面展开。 要破解创业大学生融资困境,需要通过创业者个人、政府、金融机构、高校和社会各方不懈努力,不断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减轻大学生创业阻力,让大学生创业之路走得更顺、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