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例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3322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访观察97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语前耳聋患儿,评价人工耳蜗对其听觉言语康复疗效,探寻影响植入人工耳蜗患儿听觉言语康复疗效的指标。资料和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至2015年间,就诊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耳鼻咽喉科并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的97名患儿临床资料,以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标准问卷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标准问卷为依据,对97例手术患者进行2年随访观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向患者家长了解的方式进行评分;植入者录像或录音的形式进行客观的评价。结果 1、经过对97例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儿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听觉行为评估:6级以上(不需要依靠唇语便能明白详细的谈话内容)64例;5级(无需借助唇语就可以明白常用短语)18例;4级(不需要依靠唇语便能辨别言语声)15例。言语清晰度评估:4级以上(不需要费力听便能明白连贯语言)47例;3级(需要联合唇读并集中注意力,才能清楚理解连贯的语言)44例;2级(当结合谈话的情境,可理解言语中,单个词汇6例。综合评估情况:绝大部分(82例)<3岁和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耳蜗植入者获得满意的听觉言语能力;极少部分(15例)言语可懂度康复效果一般,而这部分大都有助听器佩戴效果不佳的大龄儿童、耳蜗严重畸形以及随访时间较短的小龄儿童(<2岁)构成。2、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AVS)的患儿特别是有一定言语基础的儿童即使伴有mondini畸形,在耳蜗植入后绝大多数可获得良好的听觉言语能力。3、听觉言语水平平均级别,低龄儿(1-3岁)效果要明显优于大龄儿童(3-6岁),而植入年龄则是评价人工耳蜗植入预后效果的关键指标。特别是助听器效果不理想无任何言语基础的大龄儿童,言语可懂度分级,明显低于低龄植入者。4、50例耳蜗开窗组以及47例圆窗膜进路组,耳蜗植入术后经6个月至2年的随访观察,其两组各自的CAP以及SIR分级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5、耳蜗植入术前语言基础相对较好的患儿术后听觉言语恢复效果较好。6、2例Waardenburg综合征患儿术后听觉言语能力获得满意康复效果;2例听神经细小儿童,随访显示平均听阈在40dB,言语可懂度评分低;5例患儿脑白质发育不良,植入年龄均小于3岁,2例言语可懂度4级以上,3例3级以下。结论 1、残余的听力对耳蜗植入效果影响明显,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植入耳蜗后可获得满意的听觉言语能力。2、植入年龄是判别耳蜗植入预后的重要要素:植入年龄越早,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越好。3、耳蜗开窗入路组和圆窗膜入路组对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无明显影响,但为保护高频(>8KHz)残余听力,提倡圆窗膜入路。4、语言基础是影响耳蜗植入预后的重要要素。术前语言基础较好的患儿,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较好。5、Waardenburg综合征患儿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听觉言语能力可获得满意康复效果;脑白质发育不良对耳蜗植入效果有较大影响,但需后续研究大样本证实;听神经细小儿童耳蜗植入需要有合理的言语期望值。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