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所著On China(《论中国》)一书自2011年问世以来,因其作者的知名度和书中对中国历史事件及事件背后中国思想哲学观的深刻剖析而颇受关注。第二年中信出版社便出版了这本书的中文译本(纸质版),但其实在原著出版的同一年,天涯论坛上已经出现由ID为“海角孤鹿”的楼主以连载形式发表的中文翻译(网络版),并获得了二十多万的高点击量。纸质版由四位专业译者完成,却因原文涉及到很多政治敏感性问题,改动之处不计其数;网络版虽由业余译者完成,却倾向于忠实原文。本文试图研究两个译本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从操控论视角解释这两个译本间的异同。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原文,笔者描述了两译本在不同层面上的差异和类似之处,并从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控论视角,运用操控的三大因素:诗学,赞助和意识形态,阐释了两个译本所表现出来的异同。研究发现,首先,纸质版在翻译风格上较正式,偏书面化,而网络版采用形象且口语化的表达,夹杂着网络用语,整体行文较口语化。从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控论视角来看,两个译本文风的差异是由于这两者的“专业人士”所持的诗学观不同,纸质版的“专业人士”是四位职业译者和一位作家,网络版的则是一位业余翻译爱好者。其次,纸质版对原文意义的删减和改动较多,在字词句段篇章各层次均有体现,网络版虽在个别地方对原文某一词语的意义进行了改动,与纸质版不谋而合,但总体改动的频率极低。从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控论视角来看,由于赞助这一因素操控着翻译策略,最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删减改动频率。同时,在处理有关“国家”、“党政”和“民族”等政治敏感性内容时,两译本采取的不同或偶尔相同的翻译方法,都可以从意识形态的操控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