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先进生产力及其当代意义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观点,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并着眼新的时代特点、科技进步的趋势和社会实践的新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生产力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生产力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理论,从渊源上看,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发展动力及其规律的基本原理;从创新上看,是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些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赋予了这些基本原理以更新的针对性和更本质、更新鲜的时代内涵。本文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提出入手,对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概念做一个概述,提出了研究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意义。中国先进生产力与其他生产力相比较,有它自己独特的内涵,科学技术成为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主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为社会创造财富,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根本解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要总结中国共产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本经验。
其他文献
本文从宏观视角,研究和探讨了国家专利战略的起源、演变与发展,揭示了在以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传统企业层面的专利战略上升为宏观层面的国家专利战略的必然性,指出了企业因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难以适应国与国之间在宏观层面上的博弈和较量,而政府干预和调配创新资源,实施国家专利战略,则是一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利益、提升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此外,本文还对目前理论界所提出的国家专利战略的理论基础进行了
东北大学远德玉教授是从事技术哲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是我国技术哲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他以科技史为研究基点,涉足了技术本质、技术发展战略、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等多个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时空变革为对象展开研究。首先研究了马克思社会时空理论,进而探寻了社会时空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了社会时
礼是中国社会的根本形态,它包含了对“天”的体会和顺从,同时规定了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先秦时期,礼制逐步丰富并开始成文。对于礼的内涵和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