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氧化物磁电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412319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中的磁电耦合效应允许电场调控物质的磁学性质及磁场调控物质的电学性质,不仅拥有丰富的物理内涵,而且在新型多功能微电子器件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围绕高压合成的白钨矿型铬基氧化物(Dy Cr O4及其Dy位掺杂体系),通过各种实验手段探索了其中的磁电耦合效应以及相关的物理性质,并研究了化学掺杂对材料结构、磁性、介电和铁电极化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创新性结果如下:1. 利用高压条件制备了白钨矿相Dy Cr O4。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磁化率,比热,磁化强度,介电常数,电极化等综合实验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在24 K时发生反铁磁相变,基态下拥有非极化的共线反铁磁结构,并且有较大的线性磁电耦合效应,其线性磁电耦合系数达到了50 ps/m,而且,这种线性磁电耦合效应在较宽的磁场区间(±3 T)内保持恒定。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了对应的逆线性磁电耦合效应,表明材料既可以实现“磁生电”,也可以实现“电生磁”。进一步测试表明,大于3 T的磁场会诱导一个变磁性转变,可以把原有共线非极化的反铁磁自旋结构变成一种极化的自旋倾斜结构,并伴随较大净磁矩的产生。更有意思的是,这种新的自旋结构可打破空间反演对称性,从而产生铁电极化,使得Dy Cr O4成为一种罕见的具有强铁磁-铁电耦合的多铁性材料。2. 通过化学掺杂的方法用Bi3+离子部分取代了Dy3+离子,高压下成功合成了白钨矿相的Dy1-xBixCr O4(x=0.05,0.1)固溶体系。X射线衍射表明,Bi3+离子的进入会使晶胞参数稍微变大,但晶格对称性基本保持不变。磁学性质测试显示,所有样品具有类似的反铁磁相变温度,但在高场下,随着Bi含量的增加,磁化强度和变磁转变的临界磁场都相应的减少。Bi掺杂虽然对于反铁磁转变温度的影响不大,但是介电和电极化测量显示它强烈地抑制了Dy Cr O4中的磁介电效应和磁电耦合效应。最明显的是,磁场诱导的电极化从Dy Cr O4(x=0)的320μC/m2减少到Dy0.9Bi0.1Cr O4(x=0.1)中的10μC/m2。实验结果表明Dy3+离子对于Dy1-xBixCr O4中的磁电耦合效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化学掺杂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来调节材料的磁介电效应和磁电耦合效应。此外,我们也合成了具有白钨矿结构的Er Cr O4和Tb Cr O4,并测试了它们的介电常数。结果显示,在它们的反铁磁转变温度处都存在磁介电效应,表明白钨矿相的RCr O4(R代表稀土离子)是研究磁电耦合效应的理想材料体系之一。
其他文献
总结PDCA循环法用于喉癌患者焦虑的护理。分析患者焦虑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实施计划后进行检查,找出存在问题,并进行修正。通过PDCA循环,使护士更加重视对患者焦虑的
目的探讨抚触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将70例病情稳定的新生儿硬肿症按1:1配对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相同,观察组再予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硬肿消退情况。结果观察
T细胞淋巴瘤属非霍奇金亚型中的集合型淋巴瘤,是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研究结果显示该病预后较差。近年关于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相关性的研究日益增多,炎症微环境和促炎因子的
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骨转移瘤的护理。认为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进行手术体位训练,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的监护及进行康复训练,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缓解
总结16例开放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负压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正确调节负压,保持引流管通畅,保证有效引流,发现引流管引流不畅、阻塞、脱出及时处理,能促进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形成的一个萌芽。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的真理性问题的实践性本质;其次对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