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报道中记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xi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企业危机报道中,记者的权益屡遭侵犯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造成记者权益受损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记者处于利益冲突的压力中心,是公众、企业组织、政府和媒体等多种社会角色的博弈牺牲品,特别是危机企业未能树立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激化了与记者的对立和矛盾;其次,新闻法迟迟不能出台,新闻滥诉现象频发,导致记者权益失去最重要的法律屏障;此外,执法部门的权力滥用行为加剧了记者权益的受损,也造成了记者舆论监督的难以为继。本文试图从两方面探讨企业危机报道中记者权益的保护路径。一方面,要从根本上建立健全记者权益的保护机制: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危机处置理念,要通过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使企业坦诚面对媒体记者,进而逐步改善记者所处的企业危机报道环境。其次,要积极全面地推动《新闻法》早日出台,完善我国新闻立法的准备工作,明确新闻法对记者权益的实质性保护。再次,通过新闻媒体、危机组织、公众和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与通力协作,来健全记者的社会保障机制,为记者进行企业危机报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另一方面,从具有可行性意义的操作层面出发,应积极设计当前条件下记者权益的保护预案。当记者采访遭遇来自企业组织或其他利益集团的人身攻击等侵犯行为时,可以利用公民身份寻求法律援助,充分使用既有的法律法规条款保护自己。执法部门要以切实的行动严肃执法程序,在执法过程中对处于弱势地位的记者援以倾斜性的保护。记者及所在媒体要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既要在业务、职业规范和法律知识方面加强学习,还要结成联盟为自己筑就坚实的行业后盾。企业则要强化自身的危机管理培训,有针对性地促进危机信息披露的科学化,加强企业危机公关能力的培养,弱化企业组织与记者的矛盾,进而有效改善记者权益受损现况。
其他文献
全面对比分析了全电流比例差动判据和故障分量电流比例差动判据的灵敏性和安全性.确认了故障分量电流差动判据在灵敏性上优于全电流差动判据,并指出全电流判据在某些特殊工况
语法是语言结构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语法教学的研究表明,从最终结果看,语法对语言习得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促进理解,二是监控输出。所谓促进理解,是指当学生不理解某个复杂
针对电弧炉系统对供电网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交流电弧的等效数学模型,导出电弧炉系统的状态方程,以谐波分析为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进一步考虑了电弧电阻较大时,电
期刊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企业环境动态性的加剧,员工的价值不仅反映在他们所拥有的劳动力上,更加体现于他们能够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观点。员工建言行为对组织的变革和发展有
韩国新村运动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朴正熙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场“农村现代化运动”,它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发展。本文立足于对韩国传统制
2013年1月,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为了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的积极性,特别规定,现金分红力度大的上市公司将在再融资审批方面享受优先权。这预示着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日益加快,旧的知识传播途径和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同时,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Web技术的飞
结合近几年现场试验及工程实践,分析了化工用小型锆(工业纯锆)容器的焊接缺陷及其产生原因,研究了防止与消除焊接缺陷(尤其是焊接弧波裂纹)、优化制造施工质量的工艺措施。同
研究了适应于CO2水玻璃砂型的自硬性转移涂料,提出基于LOM原型的非占位涂层快速制模技术。采用配置的涂料和CO2水玻璃砂型造型工艺,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短的制模时间浇注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