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话语分析--以《中国3分钟》为例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及我国话语影响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当今中国业已步入新时代。然而,活跃在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不断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诸多质疑和误解。在西强我弱的全球传播格局下,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和支持中国,已然成为当下国际传播的重要课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国际传播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2018年8月21日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九个坚持”中再次强调了“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伴随各大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不断提高,作为国际传播主力军的新媒体——中国网打造的《中国3分钟》,以崭新的姿态成为我国网络外宣劲旅。
  本文主要聚焦于《中国3分钟》新闻时事中英文短评节目,对其主体内容进行叙事话语研究。论文共分为四章:在绪论中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梳理了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一般性研究、叙事话语研究及《中国3分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对《中国3分钟》节目进行整体描述,从社会政治语境出发,概括了节目内容和节目特征。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二章以节目主题建构和新闻图式为分析的落脚点,从宏观角度对《中国3分钟》的叙事话语结构进行分析。第三章依据《中国3分钟》文本内容,阐述节目的叙事话语策略,包括对画面叙事、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及叙事声音等四个维度的细致解读。第四章总结了《中国3分钟》给“讲好中国故事”带来的启示,并对未来予以展望。
  本文对《中国3分钟》进行叙事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总结其话语逻辑和叙事规律,为主流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有效地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
其他文献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重要根据地。在苏区的创建、发展和壮大中,新闻宣传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鄂豫皖苏区利用报刊、歌谣、标语、漫画等媒介,发展宣传队、俱乐部等组织,结合文化教育事业和文艺创作,综合各种手段形式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在群众动员、宣传党和红军、打击敌人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对苏区的新闻宣传工作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全面把握,将鄂豫皖苏区史、党的新闻宣传史乃至中共党史研究推向深入。而且,为提升我国新闻宣传事业的水平与核
暑假期间,贵州省册亨县易地扶貧搬迁安置点,许多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给安置点的孩子们进行音乐、体育、手工、安全教育等课程辅导,让搬迁户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图为志愿者在给美术兴趣班的孩子上课。  摄影报道/郑明鸿
期刊
日前,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印发《海南省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指南》。该指南将作为编制、评估和审批海南省内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食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以及项目设计审查和工程监督检查的尺度标准,自印發之日起实行。这是海南首个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指南,适用于幼儿园、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食堂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期刊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发布了修订后的《浙江省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构建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各环节多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健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其中明确,小区配套幼儿园只能举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配套幼儿园属于公共教育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改或闲置,不得出租、出售、转让、抵押或改变用途。建设单位分期建设有配套幼儿园项目的住宅小区
期刊
栗玉晨在2020年8月10日《北京青年报》撰文指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近日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二审。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专门学校”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专门学校”。  修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对2016年中办、国办下发
期刊
近年来,以《朗读者》《中国成语大会》《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化类真人秀节目凭借着对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为我国泛娱乐化、同质化、版权引进现象突出的真人秀市场带来了一缕清香,成为我国真人秀节目未来发展的风向标。通过对节目中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创造出观众喜爱、适应市场发展、符合时代意义并且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真人秀节目。同时,文化类真人秀节目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其真正进入现代年轻人的话语体系中。
  本研究从呈现与消费的角度分析文化类真人秀节目中的传统文化元素。首先,基于传统文化视角
性侵儿童并不是一个新发生的恶性事件,它一直潜伏于社会的阴暗面,随着媒体的报道已经成为当下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安全问题。本文选取2000-2018年间性侵儿童报道为观照对象,依据报道数量变化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以《人民日报》《新京报》《中国妇女报》三家媒体的性侵儿童报道为样本,分析性侵儿童报道出现与演变的成因,从社会、群体、个人三个层面探究报道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并针对负面影响提出规范报道的措施。
  通过研究发现,18年间性侵儿童报道可以分为集体沉默期、爆发式增加、稳定减缓三个阶段,核心主流媒体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引进国外轿车生产技术,轿车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荣升为汽车生产大国。但是,随着国外汽车品牌的不断进入,中国自主品牌车由于品牌力不足、口碑不够以及消费者信任度低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整体销量处于较低水平,利润也有所下滑。发展并壮大国内自主品牌、打造出闻名海内外的中国汽车品牌是中国汽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奇瑞曾是中国汽车品牌的骄傲,通过不断地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精神,在国内汽车市场夹缝中不断发展壮大,开创了自主研发造车的先河。凭借清晰的形象定
近年来,乡土传播越来越成为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热点议题,而美丽乡村传播研究即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但以往的研究多站在“传播者”的角度考察报道方式及传播策略,而对美丽乡村理念传播过程、扩散和落地效果的研究却很少有人提及。本研究即是采用新闻传播学的视角,尝试研究美丽乡村理念的传播、扩散和实践再生产问题。本文共有六个部分。
  绪论:交代了本文研究的选题背景,并对美丽乡村理念、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现状和议题进行了概括和梳理。以往,社会学研究的是美丽乡村在中国基层实践的情况、凸显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而新闻工作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城镇化推进脚步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群体都处于一种出生地与居住地相隔离的状态。一方面,“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传统社会形态已经被打破。多数人的生存方式都面临着“背井离乡”的境况,即使丰富的物质生活也不一定能够弥补这种乡情隔离的精神需求。因为这是一种对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缺失,于是对“乡愁”的呼唤自然成为一种社会情感粘合剂。另一方面,国家层面也大力倡导在现代化元素中融入“乡愁”,并将“乡愁”放置在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之中。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以央视大型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