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而地方高校教师的流动关系到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与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更是成为各地方高校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本研究拟基于人力资本及相关理论,结合经济学理论和高校教育管理学的科学内容,对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一般特征和机理进行分析,并以山东省地方高校教师流动情况为案例,对其规模和变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测算2015年山东省地方高校和Q大学教师流动的成本与收益情况,发现山东省地方高校教师流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地方高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的对策和建议。 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最终方向是高校和教师个体双方联合决策的结果,即高校组织与教师个体双方是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来进行的流动决策。当教师个体流动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地方高校教师会做出流动决策;而当地方高校引进人力资本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地方高校会做出引进决定。 地方高校教师群体在流动的过程中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任何无序的、非均衡的流动会流动使地方高校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下降。 通过对山东省地方高校教师流动的规模与变动分析,对2015年山东省地方高校和Q大学教师流动成本收益测算,发现了山东省地方高校教师流动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人才流动不规范,教师的物质待遇和心理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和人才流通渠道缺乏灵活性,各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总量仍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保证地方高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的几点建议:进一步健全流动政策,规范化地方高校教师流动;提升高校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促进流动形式多样化;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地方高校教师合理、均衡流动;加强劳动契约管理,重视人力资本的引进和配置,组建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并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促进不同地区高校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