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是一种在我国高校中可进行常态化运动和体育训练的高层次组织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我国高校业余体育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发现和鼓励学校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和体育技术人才。1987年4月,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办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发展的通知》,确定了51所试办招收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体育试点高校和大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2020年教育部又重新调整了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截至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仅剩10支,其中北京市有3支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分别在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其余分散在其他各省份。对北京市普通高校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有序发展跆拳道运动。本论文以北京市普通高校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队伍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北京市普通高校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队伍的现状、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研究分析并依据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不仅可以优化北京市普通高校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队伍建设,还可以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队伍建设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北京市普通高校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近几年的发展较快,成绩较好。其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北京地区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中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总体成绩最好。2.北京市普通高校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的专项教练员专业水平高,实施训练计划性强,但存在业务培训少,科研积极性不高的现象。3.北京市普通高校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名额较少,三支队伍中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招生名额多,且呈现高水平运动员的倒三角型;北京交通大学名额居中且分布在三类招生政策中呈现金字塔型;北京科技大学运动员只能享受B类招生政策且名额最少。4.北京市普通高校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队员的本科专业选择局限性大,尽管各校为了保证高水平运动员顺利完成学业给予学业成绩认定优惠政策,但运动员学业压力仍然较大。此外,学校对学训双优的运动员给予保送研究生政策,但符合要求的运动员较少。5.北京市普通高校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频率高,赛前训练强度大,比赛成绩较好。6.北京市普通高校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的场馆和设施条件较差,训练补助和比赛奖金的学校间差异性大,导致不同学校的比赛侧重策略不同,北京科技大学注重北京市比赛成绩,北京交通大学各种级别参赛最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运动成绩最好。7.由于跆拳道项目在国内起步较晚,导致其影响力较小,社会关注程度较小,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校由于近两年成绩较好而开始受重视外,另外两所学校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