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合成、光谱测试与生物成像应用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dog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染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检测、标记、光动力治疗、光热消融治疗等。近红外光的波长比普通可见光波长更长,其瑞利散射效应更小,具有更好的组织穿透性;此外近红外光的光毒性低,光热性好,受到生物组织背景信号干扰小,650-900 nm的波段被称为生物成像的"近红外窗口",因此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开发对生物医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进作用。然而实际可用的近红外染料数量少,且有着诸多的缺点,例如菁染料化学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较差,氟硼二吡咯染料溶解性难以满足要求。目前大多数近红外染料的最大发射波长集中在650-820 nm范围内,处于820-900 nm范围内的染料鲜有报道,此波长范围内的染料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课题组近期在近红外染料的设计与合成中取得了突破,首次报道了二苯并碳罗丹明的母核结构;基于该母核的染料ECX其最大吸收波长可以达到880 nm,ECX有着比该波长范围内其他染料更为优越的化学和光学性质;ECX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且成功应用到细胞成像中。该课题正是在此工作基础上,对新开发的染料母核进行修饰,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近红外荧光染料ECY;随后对它们的光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进行测试,最后把ECY染料连接到靶向基团上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最终利用荧光成像和光声成像技术对肿瘤组织进行成像。本课题验证了 ECY染料在近红外区域的吸收和发射,同时证明了 ECY染料具有良好的化学和光学性质,具备生物兼容性,在荧光成像和光声成像中作为造影剂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研究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原2020年)》为指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2011)》,以与学生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为考查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习近平说,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正>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我们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古人写诗不仅是要写出来给人"看",更是要读出来、诵出来、吟出来、唱出来给人"听"的。思乡是古今中
<正>管理服务机构设置概况中发[2001]3号文件规定: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部门管理。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人事部、
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混合模式包含总分馆制和联盟模式,采用混合模式是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需要,因总分馆制和联盟模式的差异,应对总分馆制和联盟模式采用区别策略。从政府规
文中针对传统的匹配滤波算法在进行脉冲压缩时存在的高距离旁瓣问题,提出了将卡尔曼滤波法和Pisarenko法应用于随机噪声雷达的脉冲压缩。在建立随机噪声雷达系统模型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