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33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计民生的根本依托,新中国建立60年来,土地和矿产的开发利用,为我们国民经济体系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规模、开发利用深度不断扩大,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矛盾日趋激烈、尖锐和严重。浪费资源、破坏耕地、损害农民利益等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正是基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调整省以下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旨在通过调整省级以下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干部管理体制,强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增强国家对国土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责任。时隔5年,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成效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改革后又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本文在全面回顾2004年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运行状况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现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诸多不完善之处,对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指出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有效措施,力求探索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体现科学性强,依法公正、高效的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论文从整体上把握了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脉络,对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指出了继续深化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还要采取有力措施来构建促进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的外部保障机制和科学完善的国土资源管理机制。笔者认为深化体制改革首要的是实施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垂直管理,调整机构编制、干部管理和财务管理体制,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全部上收省政府管理;其次要合理配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国土资源管理权力,明确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县政府和乡镇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职责。同时进一步完善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土地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相分离的产权制度、理顺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体系。在此基础上重点是要构建促进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的外部保障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为建立科学、高效的国土管理体制提供有力保障。要把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作为保障和促进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的外部新机制;把建立执法监察共同责任、用地保障和规范管理机制以及协调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关系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以期更好地履行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职责。限于水平和工作环境影响,笔者对于从省级乃至中央的角度考虑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不够全面,有所欠缺。
其他文献
<正>随着近年来对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脓毒症定义在2016年更新为由于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造成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作为脓毒症病程中出现的较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道路研究的发展阶段、期刊分布、研究机构、权威作者及主题词进行分析,发现中国道路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其研究成果基本上刊登在马
在满族医药文化中,确实有独具民族传统和特色的治疗方法。初步总结出针灸、温泉浴、食疗、酒疗、躲避、热熨、冰覆、雪疗、正骨、海水浴等十种疗法,并作出简要说明。满族医药
目的:探讨骨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29例患者均行相应部位X线及CT检查,17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
目的:探讨全程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与单纯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手术质量是否不同。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妇产科门诊250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
航空器是民航的主要生产工具,是保证航空安全的物质基础。因此,航空器维修是关系到民用航空安全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与飞机设计、天气/气象、空管/ATC外部等因素相比,机务维
在现代市场竞争转向品牌竞争的背景下,要求企业综合运用品牌管理策略,深度开发品牌资源,以提升品牌形象。本文从品牌与品牌战略的定义和目的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在制定和
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资源枯竭性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介绍了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实践,
以某一主题为线索,设置情节性与参与性活动,营造寓教于乐、活泼轻松、感受主题的环境,是当下流行的利用屋顶建设主题乐园的一种娱乐模式。文章以南京同曦屋顶恐龙主题乐园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的不断普及,人工智能越来越具备从"感知"到"认知"的能力,推动媒体形态从"融媒体"向"智媒体"演进。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内容的应用场景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