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61-2014年长时间序列114个站点的日降水资料以及大气环流资料等在研究云南地区的降水总体变化特征的基础下,进一步将降水分为一般降水(日降水量<25mm)以及强降水(日降水量≥25mm),采取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两种降水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并讨论引起云南地区一般降水以及强降水变化的原因。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总降水以及雨日在1961-2014年间总体为明显的减小趋势,空间差异明显表现为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在南部以及西部边缘,年降水量最少的区域在高海拔地区以及干热河谷地区。雨日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大致一致,变化趋势为大部分地区呈明显减小趋势。雨季(5-10月)雨日在大部分地区呈显著减小趋势,雨季雨日的减小导致了年雨日的减小。(2)一般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总体为减小趋势,春季有增加的趋势,夏秋冬三季为明显减少趋势。一般降水日春季变化趋势较平缓,夏秋冬三季为明显减小趋势,其中夏季减少趋势的范围最大,秋季减少的速率最快。一般降水(日)的减少在总降水(日)的减少趋势中起主要作用。(3)云南强降水变化趋势并不同步,滇东、滇西大部以减少为主,而中部及南部以增加为主,空间差异较明显。强降水量总体趋势变化较平缓,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强降水占总降水的比例在54年来显著上升。总的来看,从1961年以来,云南强降水变化为-1.78mm/(10a)。(4)一般降水占总降水量的61.6%;一般降水日数为137.6天、占总降水日数的92.3%;一般降水强度为4.9mm/d。强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420.2mm、降水日数为10.5d、降水强度为39.94mm/d。(5)从环流背景、海气相互作用方面讨论了引起一般降水变化的可能原因,夏季秋季的一般降水量占一般降水量的75%以上,夏秋两季一般降水的异常主导了一般总降水异常的变化。通过从年际、年代际两个角度分析,南亚季风的活动、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输送以及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和两季的一般降水异常有重要的关系。强降水异常可能与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有关,海温增暖造成副热带高压异常从而影响云南的强降水,同时从年代际差异的角度上,低层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偏强也可能是造成强降水偏多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