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从西方国家信用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出发,试图提炼出具有借鉴意义的规律性结论;深入剖析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的转轨背景,分析影响信用制度建设的各种约束变量;从经济发展状况、政府职能转变、产权制度改革和关系嵌入性等几个约束条件多角度研究信用制度建设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信用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全文不求面面俱到,强调在突出重点基础上的点面结合;主张突出特色,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从篇章结构看,依据逻辑关系,全文分为8章共四个部分.其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1~3章,是信用制度建设研究的逻辑起点,为全文分析做必要铺垫.主要阐述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研究中国信用制度建设问题;二是西方信用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什么;三是分析中国的转轨时代背景.第二部分(第4~7章),分析信用制度建设的特定约束条件,为论文的主干.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旨在强调信用制度存在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条件,因为食不裹腹的穷人是无所谓信用的;而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政府不仅是信用交易的裁判员,还是运动员,其示范效应很强;此外,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信用制度的绩效和建设进度;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关系网,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每笔信用交易,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和信任方式.第三部分(第8章),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制度设计与对策研究.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的理论收获和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