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时期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ouxizhiw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从西方国家信用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出发,试图提炼出具有借鉴意义的规律性结论;深入剖析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的转轨背景,分析影响信用制度建设的各种约束变量;从经济发展状况、政府职能转变、产权制度改革和关系嵌入性等几个约束条件多角度研究信用制度建设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信用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全文不求面面俱到,强调在突出重点基础上的点面结合;主张突出特色,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从篇章结构看,依据逻辑关系,全文分为8章共四个部分.其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1~3章,是信用制度建设研究的逻辑起点,为全文分析做必要铺垫.主要阐述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研究中国信用制度建设问题;二是西方信用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什么;三是分析中国的转轨时代背景.第二部分(第4~7章),分析信用制度建设的特定约束条件,为论文的主干.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旨在强调信用制度存在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条件,因为食不裹腹的穷人是无所谓信用的;而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政府不仅是信用交易的裁判员,还是运动员,其示范效应很强;此外,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信用制度的绩效和建设进度;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关系网,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每笔信用交易,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和信任方式.第三部分(第8章),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制度设计与对策研究.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的理论收获和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其他文献
该文的写作思路在于从介绍一般商业银行的资金业务入手,在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特点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资金业务管理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指导业务
11月15日15时许,正在杭州萧山风情大道行驶的11辆汽车突然坠落。路面上骤然出现了一个75米长、15米深的巨坑,此路段下正在进行地铁施工的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埋。 At 15
从微观角度看,股票和债券有共性也有差别,所以这两种金融资产并不能完全替代。从宏观的角度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机构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两大场所,根据分散投资原理,投资于两
本文以企业债券信用评级为研究对象,立足国情,分析信用评级的理论基础,深入探讨有实用价值的债券评级模型与方法,并从信用评级保障金融市场发展的角度,理解我国债券评级制度